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454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4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895篇
理论方法论   348篇
综合类   3123篇
社会学   206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人员仍在从事工作的,在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一直以来因劳动关系是否失格问题,引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法学界广泛争议,给工伤认定和司法判决带来困惑。对于这个问题,司法实践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同样一个案件,在不同的法院或劳动仲裁或司法调解中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为此,笔者在厘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保险工作实际,认为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遭受事故伤  相似文献   
102.
司法社工组织的建设会遇到四重张力。一是合法性张力,这是司法本身代表的“公权力”与司法社会工作组织的民间性之间的张力;二是目标性张力,这是国家司法的行政性与司法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之间的张力;三是独立性张力,指政府司法部门对司法社工组织的他组织与司法社工机构的自组织之间的张力;四是匹配性张力,这是政府购买司法社工机构服务与司法社工组织自己去寻找服务项目间的匹配性张力。对于这四重张力,作为主要参与司法社会工作组织建设双方的政府司法机构与司法社工组织,既无法回避,也无法对之完全消解,而只能寻求并探索出一条平衡张力的“互适性”道路。事实上,司法机构和司法社工组织双方也正是在这四重张力间的互适表达平衡中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103.
明代布政司掌一省之政,主管民事,既往研究对于明代布政司在司法中的作用鲜有关注。通过《四川地方司法档案》这一目前仅见的明代地方司法档案,可以发现明代布政司在立案、审问以及详谳等司法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明初设计的省级司法格局中,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均有自己的位置和职掌,省级司法没有、也不可能全部归属按察司,布政司在司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在司法实践中,因为百姓告诉相对自由,案件司法权相对开放,在追求公正无枉的目标下,布政司、按察司与都司在司法中的协调与牵制明显。本文从讨论布政司在司法中的作用出发,分析和展示明初的地方司法格局;并以此视角,重新审视明初地方最高机构,即都、布、按三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4.
当前,司法机关对环评公众参与案件的审查存在诸多问题。多数法院将建设项目征收或拆迁地块范围内的公民排除在诉讼主体之外,否定该类主体在环评程序中的参与资格;很多法院将"告知"与"公示"等同,不利于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一些法院将环评听证程序是否进行交给行政机关裁量,所发挥的监督作用有限。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立法完善和司法调整两个维度进行努力,切实提高司法审查对环评公众参与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是在我国当下的社会司法资源总量不足,然而社会司法需求迅速膨胀的情况下产生的。司法调解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长期以来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通过对司法调解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中的研究,不断促进司法调解在我国当前司法环境下的普及,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协调统一,通过对这两种调解方式的有效整合,能够对今后审判方式改革带来一定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法律推理是法律研究和法律适用的重要工具和途径,然而,受限于我国法律传统和法律发展水平,我国法律推理在理论和实践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文中笔者将结合法律推理的方法,从法学方法体系和司法实践的角度,分析和探讨法律推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从逻辑上讲,司法的权威最终必定从根本上需要诉诸于司法独立。从经验上看,司法独立的来源似乎有一种:其一是以体制构建为先,进而通过体制的运作而从外促生、型塑出司法的独立性;其二是通过职业的专业性从而从内在的方面生发出独立性。值得注意并引以为憾的是,就当下中国的司法改革来说,似乎更多地诉诸于前者,而没有或几乎没有考虑后一思路。  相似文献   
108.
2003年9月,我通过考试,以下派大学生的身份到社区工作,那时,我只有22岁。几年来,社区中的各项工作我都从事过,现在,我已经是一个社区工作的多面手了。走在社区中,居民们都  相似文献   
109.
《江西社会科学》2017,(6):197-203
我国增设终身监禁刑罚措施的主要原因,一是对部分原本可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重大贪污受贿犯罪分子,在不折损法律威慑力情况下适用终身监禁,作为死刑的替代性措施;二是为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无期徒刑执行不严现象,防止重大贪污受贿犯利用减刑、假释制度而"越狱"的情况。终身监禁作为一种新的刑罚措施被我国刑法正式确立必然有其合理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原有刑罚制度存在一些不契合的现象。目前,在终身监禁被我国刑法正式确立的情况下,批判该制度已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当务之急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在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下如何合理适用及执行终身监禁这种新的刑罚措施。  相似文献   
110.
正当前学界关于法典语言的研究视角尚嫌单一。张春泉《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以下简称《叙事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的第四章从叙事学的视角,结合逻辑学、语用学、法学对法典语言做了有益的探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表明,有关法典适用与语用逻辑的研究亟需加强。这一学术态势主要体现为:虽然有些法律逻辑方面的论著,但是它们或者拘泥于形式推理;或者囿于单一主体,比如立法者、司法者、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