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从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解读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司马相如和他的作品《喻巴蜀檄》、《难蜀父老》,指出司马相如除辞赋创作上的成就以外,还有在汉武帝时代开发西南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作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2.
汉初许多士人从诸侯之师友、宾客变为有固定职责的朝廷官吏,其思想逐渐从自由博杂走向尊崇儒学.汉赋从藩国走向中央,其兴盛、篇章体制、创作目的等与当时兴起的儒学密切相关.司马相如初以战国策士的心态、强烈的功名欲求.先侍从景帝,未能如愿;后游梁失败,宣告了他游士人生的结束.受时势的影响,他接受文翁之遣"东受七经".经过儒家思想的洗礼,他从极具战国策士之风的游士变为汉赋代表作家.其文多有称引经义之处,自始自终为大汉政治服务.既赞扬大一统,将帝王神圣化,又始终以讽谏为旨归,以堆护西汉帝国的长治久安.其思想不是与儒家大相径庭,而是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3.
人才,很难成为无所不晓的“通才”,只能专一,不能全通。《柳南随笔》中记载:“班固不知士、范武子为一人,不害其为良史;郑玄不知同时有两个公孙龙,不害其为大儒;司马相如不知枇杷即为卢橘,不害其词赋名。”  相似文献   
74.
《伴侣(A版)》2008,(1):46-46
正心怡:我是一个性格有点内向的女孩子,平时很不善于表达自己,因此,当身边同龄女孩子一个个都有了男朋友,而我一直还没有遇到合适的男朋友。一次偶然的聚会,我与一个叫默然的男孩子一见钟情,彼此的感觉非常好,同伴们也有意地撮合,我们很快进入了热恋。  相似文献   
75.
从<史记>与<汉书>中关于司马相如的记载来看,班固作<司马相如传>虽然基本上是<史记>的照录,但他对相如的评价与司马迁并不相同.司马迁认为相如赋虽多虚辞滥说,但功在讽谏,合于<诗>道;班固则否认相如赋的讽谏功用,尽管如此,他却认为靡丽文章也有传名后世的价值.两人对相如的不同评价反映了两汉文人价值观念的演化.<史记@司马相如传>是第一篇以辞赋作品为主体的史传,而将司马相如视为文学家而立传者则是班固.  相似文献   
76.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以日丽中天的磅礴气势,进入了全盛阶段,其文学也呈现出十分兴旺的景象。司马相如和司马迁就是当日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们分别代表了汉赋和汉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对后代文学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文章西汉两司马”,正是千百年来人们的一种定评。本文试图对二者作一点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7.
司马相如与扬雄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相如和扬雄均为西汉散体赋代表作家 ,并各自在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他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 ,但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生观、文学观的作品意蕴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7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