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5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2942篇
劳动科学   530篇
民族学   282篇
人才学   349篇
人口学   185篇
丛书文集   3079篇
理论方法论   523篇
综合类   8097篇
社会学   695篇
统计学   1455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298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449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1116篇
  2013年   862篇
  2012年   1000篇
  2011年   993篇
  2010年   1051篇
  2009年   1181篇
  2008年   1329篇
  2007年   888篇
  2006年   914篇
  2005年   933篇
  2004年   837篇
  2003年   905篇
  2002年   802篇
  2001年   844篇
  2000年   649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21.
发挥我国优势迎接新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但也面临着挑战。必须趋利避害 ,重视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把优势发挥到最大 ,冲击减少到最小。就此提出 :围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抓好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改革农业管理体制 ,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 ,保持粮食市场稳定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 ,培育市场法人主体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加快专门人才培训和培养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82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数十次到淮河流域的城市、农村进行考察和调研,对淮河流域经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和宝贵建议,这些体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于促进淮河流域发展的殷切希望。淮河是淮域人民的母亲河,也是全国的第三大河。在毛泽东的号召之下,建国之初流域各省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治淮工程;同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包括流域在内的全国农村土地改革运动,对流域农村发展过程中"左"倾现象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警惕,对农村责任田制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毛泽东在流域徐州、许昌、郑州、合肥等地视察时强调建设工业的重要性,并对淮域社办工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建国后的淮河流域经济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相似文献   
823.
针对河北省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从农业资金投入、产业结构调整、支持保障体系三方面对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加速河北农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分析及其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国家长期实行不平衡的城乡发展战略,"兴工抑农"、"兴城抑乡"的体制和政策,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及低规模化,农产品结构性剩余矛盾突出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一要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新战略,重点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和社会保障的投入;二应通过发挥好各种农民专业协会的作用,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等,着力解决好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最终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825.
通过对苏北地区农户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民文化素质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表明农民文化素质越高,对新技术传播途径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服务性要求越高,接受和利用高效的、规范的种植养殖技术倾向越强,并能更积极更熟练地引进和应用农业新技术。为了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发展,必须增加农村教育投资,加强普通教育,发展农科教结合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826.
"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规则特别是《农产品协议》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加入WTO为农业发展融入国际经济主流、实现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解决农业中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创造了机遇;同时"入世"这把双刃剑对我国农业发展也构成了威胁———国内农产品市场准入程度提高以及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劣势这一双重挑战致使传统农业的生存空间趋窄。面对机遇与挑战,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充分用好WTO规则关于农业的"绿盒"政策,扩大农业的国内支持空间;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优化国内农业资源配置,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27.
站在国家政策指向的角度上,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时代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并从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行统筹规划;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涉农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人户口市民化和农民现代化速度;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五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28.
农业产业链成长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农业产业链是现阶段破解“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而农业产业链从萌芽、发育到逐渐成熟,受到市场需求、技术、资本、人才及信息和管理的影响,这些因素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农业产业链的成长,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对于农业产业链培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市场需求是农业产业链成长的基础动力,技术、资本、人才是农业产业链成长的重要要素,信息是促进农业产业链成长的关键要素,管理是提高农业产业链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29.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产品去库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原因,农业缺乏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原因,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供给学派以及农业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三条主要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形成现代农业生产主体;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产业融合,形成现代农业全新业态。  相似文献   
830.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战略产业,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生态文明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农业技术创新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的制约.农业发展迫切需要技术创新的推动和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