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94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403篇
社会学   16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继承法>第14条关于遗产酌分请求权的规定对于保护遗产酌分权人之权利的意义是应当肯定的,但此项规定过于笼统,无论是享有酌分权的主体,还是酌分权的构成要件,亦或酌分权的份额,都缺乏明确、具体的标准,因此建议在修改<继承法>时对扶养人、被扶养人这两种酌分权的构成要件及享有的权利应分别予以详细规定,才能真正发挥此条款的实际作用,并避免实践中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晓 《江汉论坛》2002,(2):60-62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确立标准应包括实体标准和程序标准,实体标准是看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程序标准是看法院对其与一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有无管辖权。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参诉方式应予改革,应废弃“通知参加”方式,增加“当事人追告”方式和“诉讼告知”制度。鉴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不利的诉讼地位,建议确立第三人主体资格的异议制度,并取消对其诉讼权利的过多限制,以充分发挥第三人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对股东会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这是法律赋予股东在特定条件下享有主动退出公司的权利,这一权利应属于成员权(股东权)中的管理权的表现,而不应理解为股东请求公司行使回购权。股权补偿金请求权则是股东退出权行使中本身就具有的不可剥夺的内容。  相似文献   
84.
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婚同居作为男女两性结合的一种生活体,在我国迅速蔓延并得到人们的认可。对其是否进行法律规制也曾广泛的引起了争议。本文是在支持对非婚同居进行立法规制的价值观指导下,论证了非婚同居现象存在的合理性、立法的必要性、立法的原则及合理规制的内容,以期对我国现代婚姻法体系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5.
有限公司股东的解散公司请求权对保护有限公司中下股东利益意义重大,本文从该权利的概念、特征和立法意义入手,结合国外立法和判例,提出了在《公司法》中增补有限公司股东该项权利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6.
贾小龙 《社会科学家》2006,(Z1):101-102
就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而言,存在物上请求权、不当得利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定,三者在构成及功能上有所不同.由于《民法通则》立法的原因,引发了侵害知识产权案件中关于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争论,在实践中,权利人也极少主张不当得利.而三者的有机协调,对于在不违背侵权行为法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充分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减轻其诉累,减小司法判决的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论利他合同受益第三人之给付请求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图 《理论界》2005,(2):89-89
本文着重论述了受益第三人的给付请求权问题,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合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8.
关于物权救济的模式,我国民商法学界存在三种不同的主张.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理论上应确定物权请求权是基于物权而发生的一种独立的请求权,在立法技术上应将其从侵权请求权中分离出来,设立独立的物权请求权.  相似文献   
89.
王薇 《社科纵横》2004,19(1):55-56
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民法方法 ,必须构建相应的请求权概念体系。虽然我国《民法通则》第 92条规定了不当得利 ,但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司法实践中 ,却没有发现明确适用不当得利的实例。本文通过对侵害知识产权的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特点、类型的分析 ,说明侵害知识产权的不当得利请求权对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 ,期望新的民法典建立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90.
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于出生前被侵害致出生后健康受损或死亡,能否就其所受伤害以自己的名义请求赔偿,我国法律尚无明确规定,学术界也存在诸多争议。笔者对此持肯定态度。本文就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理论基础、适用的常见情形、请求权的适格主体、归责原则与举证责任以及胎儿损害赔偿的范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