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48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8篇 |
民族学 | 42篇 |
人才学 | 47篇 |
丛书文集 | 281篇 |
理论方法论 | 48篇 |
综合类 | 2029篇 |
社会学 | 200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17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174篇 |
2011年 | 239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06篇 |
2008年 | 233篇 |
2007年 | 187篇 |
2006年 | 143篇 |
2005年 | 126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动物名词翻译中的不等值现象。旨在提醒英语界同仁,在掌握词汇的同时,应多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翻译出脍炙人口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朱贻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3):28-32
习得机制在高级母语教学中仍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在适用范围和语言建构的功能方面都与初级母语阶段的情况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习得机制不能滥用在整个语文教学范围中,而只适用于高级母语中的伙伴语言部分。伙伴语言的习得以其特殊的内容和特性成为其他语言获得的前提和基础。伙伴语言的习得机制展开为模式复制和模式激活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陈琳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4)
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从错误分析的分类的角度对英语名词复数习得中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错误分析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期引导教师正确意识和对待学习者错误,帮助学习者纠正语言错误,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背景下是否应该教语法至今仍争论不休,但语法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勿容置疑.导致对语法教学的消极评价的原因是教学方法的使用和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呈现不当.中国环境下的英语语法规则内化,通过长期科学、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语法意识培养,从学得语法逐渐向习得语法转化,是可以实现的.体验式教学理念下的语法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语法体验,通过不同情景下的感知和合作互动达到成功体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陈茂林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6):47-50
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 ,交际能力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就要使交际者 :(1)具备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掌握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3)运用一定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6.
当代归因训练三种模式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训练在近年来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界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指导归因训练的理论观点有三种,即习得性无助模式、自我效能模式、成就归因模式。这三种理论为人类行为的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并广泛地应用到心理现象研究的各个领域。归因训练的实施,能提高人类行为的动机,增加未来成功的期望,增强行为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7.
语篇衔接与英语习得程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双如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41-44
通过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议论文写作中使用的语篇连接词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学习者语篇衔接意识和能力与英语习得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意识和能力与他们的英语习得程度有关系;2)英语习得程度好的学习者与程度差的学习者所使用的连接词在总数和类别数量上有显著差异;3)在议论文体中所使用的连接词存在单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蔡宇学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74-77
一代语言大师赵元任先生的早年回忆《从家乡到美国》将语言习得作为线索记录了自我的成长经历,其中生动展示了语言习得与文化身份建构的关系,是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鲜明个案。文章试图运用评价理论分析作品中展现的语言习得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体验,语言习得与文化身份的建构中经历的顺应、融合和超越过程,从而为语言习得的研究和教学提供实际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新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Z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的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在就学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现状的阐述及分析,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做出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