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48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8篇 |
民族学 | 42篇 |
人才学 | 47篇 |
丛书文集 | 281篇 |
理论方法论 | 48篇 |
综合类 | 2029篇 |
社会学 | 200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17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174篇 |
2011年 | 239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06篇 |
2008年 | 233篇 |
2007年 | 187篇 |
2006年 | 143篇 |
2005年 | 126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杨汭枝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
虚化动词是一种语言现象,日常用语中随处可见.虚化动词在逐渐失去本身意义的同时,它的作用和语法功能都得到加强.因此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其语法功能上,过分忽略它们的词汇意义.本文以have、take、do、make、give为例,通过探讨虚化动词+事件宾语的结构来强调不同的虚化动词其使用范围也不同,诣在引起学习者对虚化动词词汇意义的重视. 相似文献
22.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洪山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95-98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个二语习得流派,前者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把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过程。这两种理论流派相辅相成,反映了当下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 相似文献
23.
随着我国汉语言文化向外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汉语作为世界上重要语言交流工具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留学生的重视,尤其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在此背景下,汉语作为第三语言的习得研究凸显重要。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石家庄铁道大学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32名留学生进行汉语言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探讨学习动机对留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发留学生汉语言学习动机的策略,以期能对我国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留学生汉语言学习效果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4.
杨建生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4):338-343
以英语方式副词位置为强化对象,研究输入流、文本强化以及两者结合使用这三种输入强化方式是否能够帮助学习者习得英语方式副词的位置规则,并对其效果进一步深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输入强化方式都能帮助学生习得方式副词位置规则,但输入强化的有效应用是有条件的,输入强化的效果会受研究中受试者以及被强化的对象等因素的影响。此外,相对于单一强化,复合强化通常更能有效地促进目标语的学习,但当单一强化能有效地促进目标语学习的时候,复合强化不能帮助学习者取得显著性的优异成绩,从而表明复合强化并不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5.
胡素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少数民族兼用第二种语言有双语型及多语型之分,即有的只兼用一种语言,有的兼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语言。多语型的民族在不同语言的习得中特点及规律各不相同。研究表明,多语兼用与民族杂居等自然、社会环境有关;婚姻习惯制约多语兼用的特点;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迁也直接影响多语兼用现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从认知理论的视角探讨了二语习得过程,分析注意、记忆和重构这三个主要认知因素及外因影响认知因素对二语习得效果的影响,并提出认知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7.
预制语言及其对口语语篇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语料库使大规模的语料分析越来越普遍 ,通过对自然语言的词汇搭配与组合的研究可以发现 ,在传统的词汇与句法结构之间 ,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更为灵活的语言现象 ,即多词组块结构。它们是构成语篇尤其是口语语篇的主要单位 ,其形式多样 ,具有较强的搭配能力。无论是从神经心理语言学还是从语言的习得与教学的角度出发 ,都应该有意识的提高使用预制语言的能力 ,解决第二语言表达中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28.
输入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输入假设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策略,指出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活动中重视三个环节的衔接:(1)输入的可理解性,(2)学生的撮入状况,(3)输入-输出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9.
郭云飞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8-110,116
语言迁移现象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对目标语言知识和技能所产生的自动的潜意识的影响。避免过分强调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而忽视其正迁移,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文化方面描述外语学习中母语和目标语之间存在的多层次的正、负迁移,并在外语教学中对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共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可以促进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30.
张明杰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7-139
名词“动用”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体现了人类基本的转喻思维模式。从概念转喻的视角研究英语动物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效果,可以更好地揭示该语言现象产生的认知机制,为进一步探究词类转换的认知理据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