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7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914篇
劳动科学   152篇
民族学   205篇
人才学   216篇
人口学   41篇
丛书文集   4232篇
理论方法论   921篇
综合类   6321篇
社会学   1415篇
统计学   26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454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889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1250篇
  2010年   1380篇
  2009年   1193篇
  2008年   1421篇
  2007年   792篇
  2006年   679篇
  2005年   639篇
  2004年   527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论冷战后的民族主义浪潮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前后 ,一股民族主义洪峰在苏联东欧地区骤然泛起 ,迅疾蔓延到世界各地。这是一次以血缘民族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政治思潮和实践运动 ,它的泛起导致世界一些多民族国家出现了非主体民族要求分离和自治的浪潮 ,造成各种民族冲突、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当代民族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它所拥有的社会政治功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依托以及现实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原因。民族主义的兴起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强大影响 ,引起了世界政治地图的重新划分和世界格局的变化 ,对现存的国际关系准则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2.
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课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现代性”是当代思想理论界关注的重大课题,马克思在此课题的探讨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性的命运”构成了全部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关怀,马克思在现代性课题上所持的“多元一体”的辩证立场,使他的哲学思考充满了思想的张力和辩证的智慧,并给后世从多方面理解和阐释“现代性”提供了广阔的可能空间,从而使其关于“现代性”的辩证立场产生了多重的、复杂的理论效应。  相似文献   
153.
理解后现代性与现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及后现代性并不意味着与现代及现代性断裂开来的历史分期与思想属性;后现代哲学展开了后现代性,但后现代性不能局限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去理解。后现代性并不是现代性的对立物,提出后现代性的直接意义在于重新理解现代性,但后现代性对于现代性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观照、审视与反省等镜式功能,更体现在定向、阐释与治疗等参与性功能上。后现代性的底蕴,则在于对哲学追求生活自明性的根本性精神的承接与发扬。  相似文献   
154.
品味克莱夫·贝尔的“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视觉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CliveBel)的“艺术乃是意味的形式”命题早已为人所熟知。但学界对此命题的阐释和理解却很难令人满意,对已成为艺术家们口头禅的这一著名命题,只是指出贝尔论证上的某种失误(如中外均有人指出贝尔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即用“有意味的形式”和“能唤起人们审美感情的形式”互释)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将此命题视作只是一个有关绘画艺术的形式主义命题,而对其深刻内涵不做发掘;更不将之联系于其美学思想整体和美学史资料及思想背景,尤其国内美学界对贝尔将“意味”与“终极实在”相联系所作出的近乎简单的否定也似有商榷之处。鉴此,本文力图将“有意味的形式”加以重新“品味”,特别对其中的“意味”联系中外美学思想及贝尔的美学整体加以较为细致的理解和阐发。这样做的结论是:贝尔美学的核心和有极大启发性的部分恰在他的“形而上学假设”即把“意味”与“终极实在”相联系及有关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中  相似文献   
155.
后结构主义与禅宗美学的相似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后结构主义与禅宗美 学之间存在许多相似点:1.去分化与无分别心 ──超越自我;2.不确定与模糊语言──超越 语言;3.诗的误读与诗的“悟”读──超越权威; 4.平面化与平常化──超越玄想。  相似文献   
156.
胡适从杜威实验主义思想出发,对戴震哲学作拒斥形而上学的解读,认为戴学是真正具有拒斥形而上学品格的新理学。这一研究具有反“五四”前后兴起的玄学之意义,具有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157.
论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府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理论界》2006,(11):20-21
今年随着中央取消农业税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农村地区即将全面进入后农业时代。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线指挥者,乡镇政府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何实现乡镇政府的有效转型,成为这一时代的历史课题。本文拟在评述目前乡镇运行现状的基楚上,提出笔者对这一问题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58.
尼采的现代性批判最为关注的是“现代灵魂”,其表现是意志力的衰微导致本能取得了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这种现代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值,它是迄今为止对生命价值解释的结果。尼采将虚无主义的原因归结为“高等的种类”的缺乏,把理性视为“破坏生命基础的势力”,对之进行了批判,意在寻求一个“理性的他者”,即艺术的酒神精神,把它作为宗教及理性的替代物,来为个体生命与时代精神提供安身立命之处。  相似文献   
159.
在社会理论的各种全球化话语中,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的全球化理论可以说最具系统性,观点最为鲜明,并且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分析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逻辑前提、现代性视野、应对全球化的思路,以及其全球化理论的意义和局限等几个方面来深入解读、剖析和批判其全球化理论.  相似文献   
160.
以农民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从福建沿海五地市农民的问卷调查中取得一手资料,考察农民现代性的获得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农民具有较强的两性平等观、效能感、时间观念、教育期望,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对传统的家族观念逐渐淡漠,自我取向开始增强,但是农民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风险意识低。同时,教育程度、务农年限以及人际关系对农民现代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