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77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6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39篇 |
人才学 | 23篇 |
丛书文集 | 1146篇 |
理论方法论 | 229篇 |
综合类 | 1708篇 |
社会学 | 144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67篇 |
2013年 | 153篇 |
2012年 | 182篇 |
2011年 | 212篇 |
2010年 | 218篇 |
2009年 | 237篇 |
2008年 | 295篇 |
2007年 | 238篇 |
2006年 | 211篇 |
2005年 | 211篇 |
2004年 | 173篇 |
2003年 | 157篇 |
2002年 | 154篇 |
2001年 | 130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墨子“非乐”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非乐” ,学术界肯定者有之 ,否定者有之 ,莫衷一是。其实 ,墨子“非乐”是既定的历史事实 ,对其“非乐”思想作一般意义上的肯定或否定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从更深的层面看 ,墨子“非乐”思想不仅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政治上互相攻伐、战争频仍 ;经济上横征暴敛、民不聊生 ;生活上穷奢极欲、侈靡过度等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的结晶 ,更是与春秋战国时期日益高涨的民本主义思潮相联系的 ,墨子“非乐”思想是当时民本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点出发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与墨家学派相对立的儒家、法家、道家也都有程度不同的“非乐”理论的出现 ,只不过是各家的“非乐”理论都没有墨子如此“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罢了。 相似文献
102.
正主持人语:本期发表的,是彭小妍教授的一篇从跨文化视角探究1923年中国爆发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所连接的欧亚后启蒙思潮的文章。跨文化研究(transcultural studies)是晚近以来国际学界颇受瞩目的一大新兴理论思潮。跨文化研究的兴起,是在全球化时代对传统比较研究与后殖民研究思路模式的一种不满与批判,也是一种超越与发展。如果说,传统比较研究注重异文化的平行与影响关系,后殖民研究强调各文化间的霸权与对抗关系;那么,跨文化研究则更关注各文化间的混血交融与互动创造。跨文化研究否认现代民族文化所谓 相似文献
103.
陈娟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1):52-55
多元文化为各种社会信仰、价值观念之间的交锋提供了舞台。在多元文化思潮下,如何以"一面旗帜"凝聚、"一条道路"引领和"一个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从宏观层面讲,直接关系到我们培养的人究竟跟谁走、走什么道路和怎么走的大问题;从微观层面看,也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政治价值评判标准、明确参与政治实践的正确方向以及增强献身现代化事业的精神动力。社会转型时期,真正能够凝聚人心的内在力量还是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要从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信仰培养并重理念、着力加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现实的针对性等基本维度,夯实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吴雅思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
颜李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突出了务实的理念,其思想以政治目的为本位,注重学问的实践效用,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性与实用性。这一思想的形成深受历史变革背景的影响,是国家治理危机、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以及实学思潮涌起的思想反映。颜李学派思想中的反对土地兼并、主张发展商业、建立现代赋税制度、培养实干人才的具体政策与举措,超越了传统伦理学家的理论范围,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5.
中国现代美育思潮是在中国传统信仰失落的情形下为弥补人们的信仰缺失而作出的文化尝试,它着眼于整体的中国现代文化蓝图,试图以审美教育为基础构建起一种全新的现代信仰模式,所倡导的是理性与信仰并重的现代性文化规划。中国现代美育思潮的深层意蕴是希图将现代审美精神的确立与民族振兴的渴望融汇在一起,进而缔造出一片能够真正抚慰现代中国人灵魂的信仰之海。这对中国梦的最大启示在于:中国梦建设须将信仰作为自身的一个重要功能要素加以强化,并通过审美精神的融入将其转化为人们自觉的精神诉求,以自身信仰承载价值的实现来应对当代的信仰危机,真正成为能够召唤时代的伟大精神体系。 相似文献
106.
正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以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为旗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标志着欧洲最终从中世纪走向近代。近代中国虽然并不存在西方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明清启蒙思潮和近代西方思想双重影响下,又的的确确经历了自己的思想启蒙过程,有着一批最早睁眼看世界、不乏真知灼见的启蒙学者与思想家。在近代启蒙思潮中,除救亡、科学、民主等喧腾一时的思想观念外,与工业化潮流和资本主义兴起密切相关的重商思潮,①也是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思想潮流。以重商思潮为标志的近代商业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冲破封建专制的束缚,走向工业社会和实现近代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拟对近代中国的商业启蒙过程及其内容和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7.
抗战前后文化思潮与“东方文化复兴”的历史主题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皇甫晓涛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6)
中国现代文明成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新儒学派、西化自由派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文化的论争,形成了现代的人文基础,并且于抗战之后都介入了现代民族精神的构筑。新儒学派有其为国立本的合理之处,西化派的民主、科学在适应变革需求上也有它的适应性,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民本位"观点,又为民族精神的发展构筑了意识形态上的"体"。因而,"三位一体"的现代民族精神与文明构型,即以民族文化为本,世界文明为用,人民性为体的民族精神发展现与文明构型的复合体。在今后多元开放的时代,更应该承认三大思潮并存的现实。当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体系是不能动摇的,但也需要走出意识形态的范围,制、充东方文明成果,完成历史起点的综合文化创造。以东方文化构筑民族精神介入新世纪的发展,则成为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108.
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代表人物生活的主要时代可分为东汉晚期和建安时期,前者仍为统一王朝,后者则是分裂割据,从前后两期代表人物关注的重心问题的变化可看出这种差异,而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后期比前期深入了许多.这是应对汉末社会批判思潮分期的理由.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代表人物思想倾向的不同,是魏晋礼法和玄学的政治、学术思想形成的源头之一,此为应对代表人物分类的原因.从东汉晚期开始探讨的儒法关系等问题,对它们的争论一直延续到了曹魏早、中期,为了更完整地把握汉魏时期思想嬗演的轨迹,应将汉末社会批判思潮的时间段进行延伸. 相似文献
109.
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提倡和加强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关于素质,著名学者张岂之将其界定为:"人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思想上的必备条件是:有国家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110.
经济法的生成有自身的规律性,其中,20世纪上半期主流经济思潮对经济法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国家干预经济、统制经济、计划经济三股经济思潮,对经济法的生成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20世纪后半期新的经济思潮的出现,经济法的内容也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