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507篇
理论方法论   117篇
综合类   829篇
社会学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王伟 《唐都学刊》2013,(6):122-125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国际社会日益受到重视,在中国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外学者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从“生态危机、生态文明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建设性与过程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不同学科的契合”三个方面展开了细致的讨论,不仅深化了中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也推进了中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862.
后现代主义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具有“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等特征,对高职德育工作产生双重影响。正面影响体现在对传统高职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评价机制、德育队伍等方面的冲击;负面影响体现在高职学生容易产生缺乏崇高理想,滋生自卑、迷茫情绪和孤僻行为,缺乏社会责任感,张扬叛逆的行为习惯,极力追求个人利益,夸张追逐标新立异等现象。  相似文献   
863.
被誉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奠基人的怀特海,提倡过程哲学,推崇事物的相互联系,坚持多元论,倡导向他者开放,重视创造性培养,其哲学对他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大学的内涵、大学的教育、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教师的评价以及大学的审美教育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对今天的大学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64.
美国现代诗歌的演变过程,经历了由“欧洲中心文化”到“本土精神”直至“多元化”的格局,其间通过对美国本土精神的挖掘以及欧洲诗歌传统的吸收和扬弃,逐渐成为世界诗坛的重要力量。了解它的创作与发展,是理解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诗潮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865.
尽管后现代主义本身和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人人言殊 ,但后现代主义既和传统观念 ,又和现代主义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从后现代主义与传统观念的关系以及与现代主义的关系看 ,后现代主义既是一种体现了文化主导性根本变化的社会文化思潮 ,它本身也必将被更新社会文化思潮所超越和取代  相似文献   
866.
本文分析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批判技术理性的现实和理论背景 ,论述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理性得以存在的深层文化基础的批判  相似文献   
867.
《五号屠场》是当代美国黑色幽默派大师库而特.冯尼格特长篇小说的代表作,该书出版于1969年。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期,冯尼格特并未受到评论界的重视。而《五号屠场》的发表,使冯尼格特在美国文坛的地位终于得到确认。小说一问世,立刻成为畅销书。评论家无论从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是叙事模式方面都系统地阐述了小说的审美特征。近年来,我国文论界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不断升温,但大多评论文章仍沿袭西方文论的批评分析方法,偏重于小说的反体裁、戏仿、拼贴等艺术手法的讨论,忽视对后现代文本叙事技巧的探讨。本文拟从美国小说《五号屠场》的现实与幻想入手,探讨该作品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868.
《故事新编》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故事新编》既不是历史小说,也不是讽刺作品,而是将现实成分嵌入历史题材的后现代主义边缘本。生活于极端贫穷落后的中国的鲁迅,写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故事新编》之所以具有后现代特征,其根源在于:(一)鲁迅与后现代主义具有相似的历史观;(二)他们处于大致相同的生存困境中;(三)从共时的、艺术倾向的角度说,中国古代小说与后现代主义本存在着相通的地方。  相似文献   
869.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以怀特海过程哲学"泛经验论"为形而上学前提,倡导建构一种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伦理。"泛经验论"实质是一种"泛灵论",泛灵论引导了过程哲学的主体性原则。这种泛灵论认为,宇宙中每一事物都是"有灵"抑或"经验"性存在,体现着"自然同一性原理",它们作为经验主体都有价值,都值得被尊重。泛灵论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彰显人与自然之间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从而促成一种有机整体论的新型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870.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别名格雷斯》采用了多声部的叙事方式、互文性艺术,以及情节安排上的虚构性和不确定性等后现代主义历史书写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建构了19世纪中期加拿大女性的生活经历和受压迫的社会现实,使得被边缘化的女性获得了有效的话语权.作家试图在小说文本中还原个体经历中的历史真实,修正被主流历史改写和边缘化的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历史书写策略体现了作家对于官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以及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历史真实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