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2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6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654篇
理论方法论   304篇
综合类   2088篇
社会学   10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后现代法学所描绘的后现代法院之图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法官的法律推理活动从形式主义导向朝着目的性或政策导向全方位推进;二、后现代 法院赖以为裁判准据的法律规范的普遍性、实在性被消解;三、法院的专业性式微;四、调 解等诉讼外解纷方式兴盛。后现代法院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可能成为一种主流 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徐春夏 《南都学坛》2002,22(4):29-33
20世纪以来国粹派、东方文化派、现代新儒家等不断举起“文化民族主义”的旗帜,试图在争取国家独立富强的同时,发扬传统,重建起独立的民族新文化。钱穆的整个学术活动,就具有这样的时代和文化流派特征。厘清了钱穆“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线索,实际上也就抓住了其整个学术路向演变的主脉。  相似文献   
13.
明代的小说批评在当时小说大量涌现的情况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运用传播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明代的小说理论,可重新认识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思想(即其所体现的文学传播倾向):通过张扬小说的教育功能、史学价值和娱乐功能来推动小说的传播.这不光拓宽了古代小说批评理论的研究途径.又完善了古代文学传播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4.
在对教育产业化的多年的争论后 ,教育的产业化已经表现出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征 ,如何以哲学的视角来审视教育产业化 ,成为当今学术界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国际私法理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国际私法理论是当代国际私法学的一种新兴理论 ,本文从其哲学渊源———后现代主义出发 ,评析其基本主张及其对当代国际私法发展的影响 ,并结合中国的具体理论与实践 ,探讨中国国际私法学对该理论的应对模式。  相似文献   
16.
尼采在西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批判中具有重要位置,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存在主义和后现代思想家理论批判的走向,他对人的生存艺术化理想状态的论述为当代法国哲学家福柯所继承.本文通过对尼采关于人的理想生存境遇的分析,阐述他的人学思想提出的文化背景、理论的内在关联及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社会史论战为主要学术背景,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通过对中国古代史和传统史学的研究,不仅巩固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给予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而且在史学理论方面有重大突破,逐步构筑起一个新的史学研究体系,初步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础。同时,它还开创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一个新学科的先例,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整个学术界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积累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新历史主义历史诗学在理论方法、概念术语和批评实践等方面都受到福柯有关话语实践性理论、考古学描述方法、系谱学的效果史研究和权力生产性观念的有力影响。本文就上述影响做了系统考察 ,并对它们共同的“文本主义”等思维盲区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信息化实践看信息技术观的社会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信息化的技术实践中,不仅能够呈现出技术观的现代性特征,而且还能够反映出后现代特征。通过对中国信息技术观的技术理性和人文理性因素等分析,可以发现信息技术观的形成乃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围绕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技术观的社会形成问题的讨论,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再谈历史心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心理史学,心态史学和历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虽不相同,但都把历史心理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有必要将三者结合创立历史心理学。历史心理学研究历史上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及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