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40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620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萨特看来,现象学的意向性原则指的是意识必须关涉某个异于自身的东西,意识与对象在本体论上的这种“异于”或否定关系,是使得意向性得以可能的前提。在现象学的视野下,人的所有经验和认识都被视为一种意识行为,都具有意向性。因此,意识与对象之间的否定关系其实就是使得一切经验和认识得以可能的前提。正是为了解释这种否定关系,萨特提出了意识的内部否定概念。本文将阐述这一概念的含义,它所确立的自为存在与自在存在,以及它在萨特整个意识理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疑问代词除了表示询问、任指和虚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法,即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否定。文章以"怎么"为例,根据其出现的语言环境,分类考察了"怎么+AD+VP"用于表示否定出现的句法环境、语义以及功能,并从反问句的句法机制和主观性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其表示否定意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43.
近代汉语的判断动词"系"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由动词"系连"、"系属"义演变为判断动词,不晚于北宋初年;"系"与"是"虽长期并存,但缺乏否定式,明清后逐步退出口语;"系"在粤、客方言中,发展出否定式,成为活跃在口语中的判断动词.  相似文献   
44.
曲言(litotes)是具有掩饰意图的保守陈述,又称"弱言"、"低调陈述"等.其意在以较轻的语义命题代替较强的会话语义命题.Jespersen认为,只要两个否定词指的确实是同一个概念或同一个词(作为特殊否定),结果总是肯定的,但两个否定词互相抵消的结果并不与简单的肯定相同.Levinson与Horn等学者曾对英语中的双重否定的曲言现象及语用动因及解歧作出解释.我们认为,双重否定具有曲言功能和特性.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汉语中此类语用现象的特殊表现,从认知角度出发对于以上观点进行阐述和解释.  相似文献   
45.
首先从词汇学的角度,对汉日反义词的概念作了简单的对比研究工作,归纳了汉日反义词概念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就反义词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次通过对中日两国相关辞书、语言实践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汉日反义词在构成上,特别是否定接头词构成上的一些互动作用.希望能对语文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6.
47.
不可说者实际上是一个否定问题,它与否定命题非p具有基本相同的逻辑形式,非p是不可说者的逻辑原型,不可说者是依据非p的形式和结构来构建的,因此,不可说者可以表示为"非可说者".不可说者的"不"既体现了"非"的逻辑否定特征,又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它是可说者和不可说者逻辑划界的手段,也是超越有限把握无限的独特方法,它与海德格尔"无"的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8.
无论是在英语的日常交际中,还是在书面表达中,否定句的使用频率都很高。有些含有否定词的否定句很好理解,一看就知其意,然而有些否定句从形式上看是肯定的,实际却表示否定含义,难以理解和翻译。这种否定意义有些是通过词汇手段或句法手段表现出来的,有些则是一种惯用法。我们将这类否定句称之为"含蓄否定句",它给我们理解和翻译带来了困难。因此,了解"含蓄否定句"的特点和翻译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49.
在先秦汉语中,"弗"作为一个一般性的否定副词,它的语法意义并非单纯地体现在用于省去宾语的外动词和介词之前.在先秦不同时期的各种典籍中有大量的例子表明,它不仅可以用来修饰带有宾语的外动词和介词,甚至还可以用来修饰内动词、形容词以及状词.因此,"弗"字既不是"不之"的合义,也不是"兼摄了代词宾语的职能",它不可能是"一个含有代名词性的宾语的否定词".它是一个单纯的否定代词.  相似文献   
50.
关于法人人格及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我国法人制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法人人格及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理论探讨也逐步展开.法人人格的界定、评价是理论前提,探讨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构成要件、特征及其在我国的适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