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48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31.
现代小品理论强调小品笔法和章法的即兴随意、轻松自由、散漫无序、不拘格套,追求一种无笔法之“笔法”,无章法之“章法”。一切与传统、正统“载道”散文唱反调,将崇高凡庸化、整体零碎化、严肃轻松化。实质上是追求由文体的自由,表达思想的自由,自有积极意义,但“解构”和“颠覆”的消极一面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32.
张耀尹 《南方论刊》2010,(5):64-64,108
随着文化产业的日益丰盛,广大民众对于新闻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对于新闻内容的了解,如果在新闻的撰写过程中在忠于新闻事实基础上,增加文采增加深刻性,那么百姓们对于生活中发生的大事趣事就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用“两会”作为参考例子,能够更好地对此主题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333.
罗筱玉 《兰州学刊》2007,(7):136-138
刘禹锡作为中唐著名诗人,"无体不备.蔚为大家",其诗语言能合气骨、情致、韵律于一体,熔豪健、含蓄、明快于一炉.既重雕琢之功,豪宕而不俚俗;又不遗斧凿痕迹,明快而又含蕴.  相似文献   
334.
中国诗歌含蓄性的基本特征为:形象的重叠、情趣的曲灵、语言的跳跃。中国土生上长的道家思想是其哲学渊源,含蓄性的形象构架是“象外之象”。最后论述了研究中国诗歌含蓄性的现实、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35.
在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全国巡演中,古典美的"含蓄"与现代美的"过度"形成尖锐冲突.前者呈现了较多的自然主义、简洁主义与非科技主义的古典艺术倾向与内在特质,后者则相反.这种冲突使以"过度"为内在特征的现代美学经验获得了反观自身的比照维度,提示了生活在"过度"性"美学暴力"之下的现代人美学经验与生活的贫乏、疲惫,以及这种贫乏与疲惫背后审美期待的些许空白.  相似文献   
336.
葛金平 《学术论坛》2012,35(3):65-68,76
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极为珍贵的组成部分,其含蓄美的艺术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乳水交融,相辅相成,经久不衰。文章通过对含蓄美的艺术表现形态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337.
王立江的绘画,不仅笔意得骨强筋健之法,画的意态新鲜水灵,而且笔法顿挫与提按交互变化,俯仰呼应,其姿态如兵家登阵,变通总在腕下,有神机妙算之美,令人叹服。王立江作画,率性而为,落笔大胆,笔墨传情,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其山水既有古人笔意,又有现代气息。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远看葱郁苍茫,冷然深邃;近观秀润放  相似文献   
338.
比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重要的美学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先秦时期的比兴指诗歌的分类;两汉时期经学家往往从诗的教化作用出发把比兴看作诗歌的表现手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比兴的认识呈多元化态势:比兴既指表现手法,也指作品的含蓄美以及批判现实的诗歌内容等;在唐代比兴被理解为讽喻政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内容而升华为一种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339.
以诗歌的抒情性和内在节奏、凝练和音乐美、含蓄和朦胧、意象和意境等一般形式构成因素为经,以诗歌与散文、小说、戏剧等其他文学体裁的异同之比较为纬,编织出诗歌在作者意识中的大致轮廓,并表达出这样一种感性体悟诗是美的,诗不是万能的,我们可以在诗的圆周上窥探生命的潮汐,寻求心灵的慰藉,但也仅此而已.诗就是诗.  相似文献   
340.
明代画家徐渭的水墨画具有"癫狂"的元气淋漓的创作精神,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明清大写意文人画风.他的水墨画的"癫狂"表现在四个方面:将诗文、书法与绘画相贯通;造形笔法草草,不求工整,形象变化无常;线条奔放酣畅,笔意连贯,生动形象;用墨洒脱淋漓,在墨色中渲染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