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4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施润章的《蠖斋诗话》流传于后世,该书琐碎地透露了他的诗学观点,其诗论主要受到儒家传统文艺思想的影响,强调诗歌的温柔敦厚,含而不露,在清代的诗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艺术的含蓄关是审美主体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所能感受到和领悟到的艺术品包含的深层意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都强调含蓄美,部分当代艺术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显得张扬和外露而缺少含蓄美,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则保留了东方艺术中的含蓄关。中国的当代艺术要重视传统审美习惯,重视含蓄美。  相似文献   
63.
幽默在审美方面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幽默主体有明显的优越性;嘲笑对象有别于恶的“丑”;与“笑”相伴随;含蓄委婉,曲径通幽;它是一种“悟”的体验。这些美学特征赋予了幽默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4.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论所特有的一个文艺理论范畴,通常被用来评诗、论画。意象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经先秦、唐宋之后,到明代才迎来了意象论的真正成熟。明代人在讨论意象时提出了明确的理论观点,认为意象要衡当、意象要含蓄、意象要虚构等。这些理论观点在清代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5.
家在江南     
这里有湿润的风,荡漾的水,蔓延的绿藻;这里有吴侬软语,灯盏糕的味道,风吹柳絮的闲情;这里还有竹椅,老房子,恬静美丽的江南女子……江南,如诗如画,令人痴迷。本文的语言富有诗意,简约含蓄,意境优美,读着“飘过的流云”“一片竹叶以怎样的姿态飘零”“阳光怎样漫过竹林”等,如同读着一个个古朴的诗句,诗句里有独倚危楼的淡淡的愁绪,有深入骨髓的浓浓的乡情,令人情不能禁,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66.
冯庆堂 《社科纵横》2009,24(2):104-106,111
《阿Q正传》作为世界文学名著,除了体现在高超的艺术水准和深刻的思想性之外,其独特魅力还在于突出的原创性。具体说,这篇小说的原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体例创新;笔法创新;思想创新;词汇创新。  相似文献   
67.
含蓄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特色,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艺术反映,充分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作者通过句式跳跃和对比烘托以达到含蓄,通过侧面暗示以达到含蓄,通过结句以达到含蓄,让作品的言内之意引申发挥,扩展深化,铸造一个具有"言外之意"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68.
艺术的含蓄美是审美主体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所能感受到和领悟到的艺术品包含的深层意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都强调含蓄美,部分当代艺术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显得张扬和外露而缺少含蓄美,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则保留了东方艺术中的含蓄美。中国的当代艺术要重视传统审美习惯,重视含蓄美。  相似文献   
69.
沈从文讽刺作品因不同的创作时期而有两种风格: 早期诙谐幽默的和后期庄严含蓄的。从讽刺对象、讽刺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了第二类讽刺作品主观性强、 悲剧意识浓郁等特点以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70.
论《伤逝》中的涓生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鲁迅的“手记”为入角,以乐黛云的评述为契机,按涓生婚前、婚后、求生三个阶段及子君感情的变化重新认识涓生形象;通过对这场爱情悲剧内涵的分析,明确指出小说的意义在于“用病态的观念去反抗封建传统会导致失败”;涓生的性格是鲁迅所鄙视的,但遭遇则是鲁迅所同情的。同时指出“沉郁”是作品的特色,《伤逝》是对当时流行思潮给青年学生带来的某些迷惘的揭示,作品的深度达到了当时的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