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8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6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3篇 |
人才学 | 9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253篇 |
理论方法论 | 36篇 |
综合类 | 556篇 |
社会学 | 64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楚人后裔,聂华苓的文学创作与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聂华苓笔下的苓子和桑青(桃红)是华文文学世界里的"楚人"后裔,是"不服周"的"楚魂"再现。聂华苓对20世纪华人"漂泊者"的书写是对楚文学"放逐"母题的传承与拓展,她将20世纪华人"漂泊者"的人生困境、精神痛苦、身份焦虑的书写推向了极致,充分彰显出她作为楚人后裔思维奇诡、想象丰富、狂放不羁、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聂华苓"三生三世"的漂泊人生及其文学创作体现和弘扬的正是这种源自楚文化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72.
“巴”是古代活动在川东及附近的一个民族,对这个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三一六年秦灭巴、蜀,在其故地置巴郡和蜀郡,从此,“巴”成了代表四川东部的地名了。 关于“巴”的得名,向有多种说法。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中即列举了四种说法:1.得名于河流形状(谯周);2.得名于植物(司马贞);3.得名于动物(许慎);4.得名于地形(徐中舒)。他不同意这些说法,并提出了自己的第五种看法,即得名于“石”。他说: 相似文献
73.
鲁迅周作人由于他们共同的家庭文化教育背景及相似的留学经历,他们对艺术、诗歌的许多观点都非常接近,他们以一种开放的眼光,继承古典诗歌优秀传统,借鉴西方文艺思想,联系革命当时诗歌创作批评现状,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3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大厅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人们安静地注视着讲台的一角,专注地聆听着. 相似文献
75.
76.
77.
作为五四时期反封建、反礼教的思想先锋 ,周作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到底如何 ,这是个很有意义的话题。本文拟以他对中国古代的一些人物和作品的品评为例 ,略陈陋见。 相似文献
78.
吴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0(1):6-6
《新潮》月刊 ,是“新潮社”的会刊。该社成立于 1 91 8年 1 0月 ,是五四时期新文化团体 ,主要成员是北京大学学生 ,也有少数教员和校外人士参加 ,共 3 0余人。如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周作人、王伯祥、俞平伯、郭绍虞、顾颉刚及远在苏州的叶绍钧等。1 91 9年 1月 ,该社创办《新潮》。期刊新版上市 ,立即售完 ,再版也不到半月告磬 ,读者仍索求不已 ,又出第三版。《新潮》初由北大中文系学生傅斯年任主编 ,英语系学生罗家伦任编辑。 1 92 0年 1 0月由于傅、罗出国 ,改由周作人主编 ,顾颉刚、孙伏园等任编辑。第 5号出版后 ,曾休刊一年零四… 相似文献
79.
80.
淳化县枣树沟脑遗址调查发掘的主要收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枣树沟脑遗址位于陕西淳化县境内,地处古豳地的东部边缘.首次全面调查及考古发掘资料显示,枣树沟脑遗址不仅规模较大,文化内涵丰富而复杂,且先周时期文化遗存特征鲜明,三足瓮等文化遗物明显具有陕北一带的因素.进而揭示出古豳地区先周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于相关学术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