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1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28篇 |
劳动科学 | 8篇 |
民族学 | 106篇 |
人才学 | 70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652篇 |
教育普及 | 2篇 |
理论方法论 | 195篇 |
综合类 | 1183篇 |
社会学 | 266篇 |
统计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149篇 |
2013年 | 151篇 |
2012年 | 172篇 |
2011年 | 216篇 |
2010年 | 187篇 |
2009年 | 242篇 |
2008年 | 317篇 |
2007年 | 231篇 |
2006年 | 225篇 |
2005年 | 295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县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节点”。县域崛起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难题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县域崛起既是做大共同富裕“蛋糕”、缩小城乡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县域福利保障体系和分配机制、激发县域居民共同富裕内生动力的重要动力。现阶段,加强党对县域崛起的领导、引导工商资本下沉县域、加快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数字赋能县域崛起以及加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等,是县域崛起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2.
王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2):77-82
"和平崛起"理论,作为目标指向非常明确的发展战略,其"崛起"含义给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和平外交注入了新的内容;对"崛起"所加的"和平"限定则标志着中国在意识形态战略制高点上的初步建构; "和平崛起"理论本身的深层含义,就是要在国际事务中争夺对中国问题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3.
中部崛起战略将是继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战略,将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部各省纷纷表示要主导中部的发展,要起“中部龙头”的作用,要率先崛起。本文用计量经济学有关的知识,分析了中部六省的经济梯度格局发展概况,认为中部六省应作为一个整体板块来崛起,应该加强合作与协调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94.
谋求和平、合作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形势的主流。和平、合作、发展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发展是核心,是各国追求的根本目标。合作是途径,是促进发展的最佳选择。和平是前提,是实现合作、促进发展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96.
徐学绩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11-14
与二战后日本、德国在国际社会全面限制与强大压力下形成的外源被动式和平崛起战略不同,中国和平崛起新战略渊源于中国文明的和平本质,根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身份的再定义,是典型的内生主动式战略,这决定了中国必将走出一条和平崛起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97.
姜武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22-25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都与时代条件密切相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邓小平理论产生于"冷战时代","和平与发展"是那一时代的"两大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于"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是其三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8.
匡琼松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3):26-27
对日民间索赔的问题直到今日尚未解决,其中涉及到相关的法律问题.为了追究日本政府的赔偿责任,关于细菌战受害个人赔偿的现代法理的确立是当务之急.构建现代法理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保护人权,二是有利于实现正义,三是有利于促进和平. 相似文献
99.
王明春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21-122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为了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倡导者,维护者,而不是威胁者。中国是推动国际体系和平转型的参与者,是创建公正合理的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国际规则的改革者和建设者,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魏红霞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6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崛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关于中国崛起的方式也成为众多西方学者热议的话题。无论是从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还是建构主义来解读,都说明了中国崛起是和平崛起,符合国际利益和国际体系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