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40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91篇
管理学   3101篇
劳动科学   442篇
民族学   458篇
人才学   572篇
人口学   236篇
丛书文集   3803篇
理论方法论   820篇
综合类   8174篇
社会学   1716篇
统计学   34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1043篇
  2013年   1138篇
  2012年   1333篇
  2011年   1803篇
  2010年   1798篇
  2009年   2215篇
  2008年   2879篇
  2007年   2391篇
  2006年   1450篇
  2005年   933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青岛市市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把做好养老事业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来落实,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22.
网络文学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在促进文学回归、文学大众化和文学反馈机制形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网络文学也存在着诸如审美与非审美、功利与非功利等诸多矛盾。我们期待网络文学正视矛盾,解决问题,与传统文学建立互学互补、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在新世纪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天顺八年,金湜、张城作为正、副使赴朝鲜颁明宪宗登极诏。在朝鲜期间,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艺,与朝鲜文臣赓酬唱和,留下了许多诗文。朝鲜为了表示事大之诚,更为了显示本国的文雅之关,将这些诗文辑录刻印,即《甲中皇华集》。学界关于这一问题,尚未展开探讨,文章探讨了《甲中皇华集》的成因,内容方面的特色及双方唱和的竞争意识、使臣形象的差异问题,以求对研究中朝文学关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4.
一年级是个特殊的年级.正如一些老师说的,“一年级连着一辈子”,凶此,关系一辈子的事,可不能马虎了。综合研讨会上的认识,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25.
姚永丽 《职业时空》2008,4(8):112-112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理念,拓展了人们的交流空间,改变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这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挑战。如何认识和解决网络环境下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是当前高校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6.
老子的圣人之道是无为之道,是对老百姓的终极关怀之道,是行不言之教的朴治修身之道,是了解老子思想核心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人文内涵的剖析,结合当前我国体育教师人文修养弱化的现象以及体育教师人文修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从多方面强调了加强体育教师人文修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体育教师人文修养的建议即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8.
该文通过对初中政治学科及教学对象特征、教学中存在的"心理不和谐"现象分析,主要从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政治教学中心理和谐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9.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世界急剧变化、中国迅速发展、世界为之聚焦的重要历史时刻,建构了以和平发展为主体,以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为两翼的和谐战略体系,体系的构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具体理论成果.对体系结构与内涵的系统分析有利于我们以和谐世界为着眼点,和平发展为着重点,和谐社会为着手点,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确保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0.
"吃讲茶"是清代至民国时期长江流域的一种专门的解纷习俗。它的解纷模式属于不同于国家解决和个人解决的社会解决模式。这一模式以临时集会的形式,以茶馆为纠纷解决场所,以"中人"或茶客为解纷主体,将民间调解与民间审判有机结合。它所走的多元化解纷路线、它对民间和谐文化元素和民间公共舆论场所的利用等因素,对于矫正中国今天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诉讼单边主义"倾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