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9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996篇
劳动科学   124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171篇
人口学   78篇
丛书文集   3186篇
理论方法论   760篇
综合类   4670篇
社会学   515篇
统计学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1973篇
  2007年   2568篇
  2006年   1851篇
  2005年   1077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每个社会都需要一个主导意义系统,它作为一条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渗透,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儒家思想亦由精神领航员的地位转而滑向边缘。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衰落,导致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无序和混乱。重构社会主导意义系统,促进精神世界的和谐就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胡立杰 《理论界》2007,(6):27-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经济质量、社会环境生活质量、思想文化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四个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市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把做好养老事业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来落实,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4.
1977年7月,党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果断决策,恢复了从"文化大革命"以来被取消达11年的高考制度。这一决策及其采取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性措施震动了中国和世界,有力地凝聚了全国人心,大大推动了中国走出文革梦魇,全方位进行改革的步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党中央实际上是以恢复高考作为打破理论教条、解放思想的突破口,是为在各条战线全面开始拨乱反正采取重要措施,恢复高考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社会公正、公信力,实事求是、顺应民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过程,工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培育企业先进文化,塑造科学精神等历史使命方面,还是在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维护社会公平、密切当与职工群众联系、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等方面都有其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城市人文精神与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城市人所应有的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城市的活力、生命力和凝聚力之所在,而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灵魂、品格和风气的综合体现。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人的精神和“灵魂”,而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挖掘历史、打造文化、提升内涵、培养精神是各个城市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适应和谐社会的领导范式,是领导者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18.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世界急剧变化、中国迅速发展、世界为之聚焦的重要历史时刻,建构了以和平发展为主体,以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为两翼的和谐战略体系,体系的构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具体理论成果.对体系结构与内涵的系统分析有利于我们以和谐世界为着眼点,和平发展为着重点,和谐社会为着手点,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确保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和谐是一种秩序,秩序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很早就已经进入人类的视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和目标的提出,将秩序与理性的渊源关系重新凸现了出来。和谐社会秩序与理性的逻辑渊源在于理性是和谐秩序的深层解;历史与现实渊源在于理性的沉睡、异化与失语是社会不和谐的深层原因;未来渊源在于人的理性精神的复苏是社会和谐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高校领导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指挥员和组织者,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领导者的领导理念及其贯彻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效,高校领导在组织指挥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领导理念,并贯彻落实到领导工作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