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3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996篇
劳动科学   124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171篇
人口学   78篇
丛书文集   3187篇
理论方法论   760篇
综合类   4673篇
社会学   515篇
统计学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1973篇
  2007年   2570篇
  2006年   1853篇
  2005年   1077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和谐”视角下的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新的时代主题。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前沿和缩影,和谐社区的构建便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主题。本文即针对我国当前和谐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探索,以期有助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2.
今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围绕这一主题,各级统计部门深入开展了以宪法、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73.
大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经常侵害小股东的权益。这一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在我国尤为突出。因此,研究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有关法理依据,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寻找适合我国公司制度的小股东保护措施,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4.
今年以来.武胜县残联充分发挥残疾人工作者“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热心为广大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为创建平安武胜,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5.
在新的人文观念的视野中,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不仅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价值,而且还通过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准确把握科学技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功用,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互动共进、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过程中努力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77.
文章论述了民主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和谐社会能促进民主政治,是民主政治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78.
关心城市弱势群体,解决特定社会群体需要,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发的适合于城市中低家庭收入群体的城市经济型大众住宅,是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指示的一项基本内容。邯郸市凤凰花苑作为建设和谐住区的一个全新尝试,不仅做到屋美价廉、经济适用,更体现在其功能性、适用性、经济性及环境的可持续性上,达到人与居住空间相互融合的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9.
王京须  柳靖 《职业时空》2008,4(9):185-18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方针、目标和内容,而教育又起着维护和加强政治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与经济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职业教育表现得尤为明显。《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这一论断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追溯职业教育发展史更能深刻领会发.辰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0.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关注法治精神的弘扬和法治理念的培育。作为刑事法治的重要理念之一,刑法谦抑理念在我国的养成应以后发式为基本模式,针对不同社会主体的不同情况确定理念养成的重点、规划不同的具体方案,刑法谦抑实现应遵循从理念培育到原则确立再到制度完善的基本路径完成从理念到现实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