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8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19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318篇
社会学   95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基于人只能是目的的现代伦理观念,解释《民法典》的民事权利体系应坚持维护法律人格概念的纯洁性。然而,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经常相伴而生,同时存在于一个交易的场合,在考虑人格与财产区分的观念时,也要承认这种不同利益相互交织的现实。财产权从来都与人格密切相关,即使法人这种为财产关系而设的拟制主体,也是为了实现人的利益需求而设,而只有生物人的伦理意义即法律人格才是人格和财产区分的真正依据。市场交易不会以"人-物"对立区分的界限去定义所有可能的交易形式,即使是只能作为权利主体的人,也可能产生许多能够交易的内容,例如人的姓名、肖像等人格符号,即以"物"的观念来看待"人"。同样,物不会真的和"人"脱离,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和人格联系,从而在交易中表现为不像是单纯的客体,即以"人"的观念来看待"物"。  相似文献   
102.
凤凰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案例显示,人、物与时空整合的整体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将民族特色地区的文化看作"文化空间",走旅游化生存的道路,形成动态平衡与可持续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赢,是对以凤凰县为代表的古城镇和传统村落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路径。形成时间和空间立体交叉,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和原则。  相似文献   
103.
论中西诗学中自然美观念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自然美观念的产生都源于人的觉醒,但不同的文化环境使中西方在对待自然审美上出现众多差异,"比德说"和"移情说"就是代表之一。这种差异性表现在文学上,呈现出西方重外省、中国重内省,西方文学作品表现物我分离较多、中国文学作品表现物我合一较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四种西弗碱锰金属配合物双(已酰丙酮)缩邻苯二胺合锰(Ⅱ)(1)、双(已酰丙酮)缩乙二胺合锰(Ⅱ)(2)、双(已酰丙酮)缩1,2-环已二胺合锰(Ⅱ)(3)、双(已酰丙酮)缩1,2-丙二胺合锰(Ⅱ)(4),以这些配合物为催化剂催化环氧化苯乙烯,讨论了配体结构、不同轴配体、pH值对催化环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叶维廉对道家美学的现代阐释包括三个方面:一、以“以物观物”概括中国诗学的美感经验及其中国美学的风范;二、以“直觉”阐释道家美学,却与康德分道扬镳,倾向于经验主义一派;三、以道家对“自然”自生自律自化的运作反思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困境的出路。叶维廉强调对道家精神的现代回归,期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于现代生活的理念,有其理论意义。但我们要进一步反思道家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道家美学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运用人类学理论方法,对在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中普遍存在、内容多元、形式丰富、极富功利色彩的民居灵物进行与之有结构性关联的少数民族宇宙观、宗教仪式禁忌和空间象征几个范畴的解读,以阐释民居灵物所蕴含的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和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时与之相关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策略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07.
青年鲍德里亚与他的《物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体系》一书中,青年鲍德里亚把自己的老师列弗斐尔、巴特、德波等人对资本主义社会最新变化的批判转喻成了一种抽象的哲学反思,他将资本主义的物化世界转换为功能性效用构架链接和建构起来的物品系统的本体论。鲍德里亚在这部文本中的理论构境所基于他的理论支撑点,主要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列弗斐尔最早所展现的那个远古社会中未被功用性价值逻辑污染的象征性本真存在。  相似文献   
108.
艺术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吟咏性情”,而情的生发又离不开“兴”。兴而致情,情生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美学主张。由兴致情的诗歌艺术主张实际上代表着中国审美艺术创作中一种颇具积极意义和艺术原创价值的理论,这种艺术创作主张也不单单地局限于诗歌艺术领域内,实际上它已扩展到整个艺术领域中,成为一种较为健康扣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欣赏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我国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对破产别除权权利基础及其范围认识存在一定分歧。这一问题已在破产司法实践表现出来。因此,必须全面考察别除权的权利基础,对其范围作合理界定,从而为司法解释的制定及法律适用提供清晰的理论支撑。通过国外立法案例考察,可以发现,各国均将典型担保物权确认为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还有不少国家将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不同程度地扩展到非典型担保物权及优先权。在我国,除典型担保物权无可争议地构成别除权的权利基础外,以特定化的金钱交付的定金、让与担保、所有权保留均应可成为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物体系》是鲍德里亚在1968年发表的专著,是其学术生涯的起点.该书主要通过功能性系统与边缘性系统两个向度,来分析物是如何在现代社会自成体系的,并立足于物体系的理论基点透视现代社会在物体系的消费意识形态话语笼罩下是如何逐渐成为一个消费为主导的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