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72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民族风俗习惯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同时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又有巨大的影响。各民族由于社会生活条件不同,他们的风俗习惯也存在着独特的不同点。社会历史条件相近的有些民族,如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52.
哈萨克语方言特点经比较研究表明,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表达同一意义,但在方言中有不同的说法。用不同的词来表示;二是方言中的词语与文学语言一样。但表示的意义不同或附加上其他意义三是各行各业产生出了特殊的方言词语。形成以上特点的原因主要是各部落间的较少来往以及对古突厥语保留的多与少而形成;受周边民族的影响;受人们对事物观察角度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哈萨克族是一个善良纯朴,富有历史特性和独特风俗的民族。哈萨克族自古游牧于辽阔无际的草原,长期的游牧生活和部落、氏族等群体组织的存在,逐渐形成了哈萨克族独特而富有意义的风俗习惯。“阿斯、洽依、托依”是哈萨克族语,具有汉语中的祭奠、茶典、庆典之意。祭奠阿斯是哈萨克族为悼念已故的祖父母、父母等亲人的纪念仪式。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胡阿根村哈萨克族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调查资料为依据,从牧业、农业、多种经营三个方面看哈萨克族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哈萨克族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劳动力的转移、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我国哈萨克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哈萨克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认为解放40余年来哈萨克族教育有了飞速发展,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6.
论文中从较新的角度探讨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将它与其它民族民间文学进行比较.从民间文学发展史角度对哈萨克族民间文学基本特征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注重突出该民族民间文学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57.
哈萨克族是一个诗歌民族。在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哈萨克族诗人有三位。库尔班阿里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以《从小毡房走向全世界》一诗蜚声文坛。诗人关注时代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创作出许多把小“我”和时代、国家联系在一起、高扬主旋律的政治抒情诗。乌曼尔阿孜的代表作是《闪电》和《天狼》,他的诗歌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感情真挚充沛,形象鲜明饱满,语言生动活泼。他还在诗中强烈呼吁人们善待地球,保护生态,珍爱环境。夏侃善于把对故乡的热爱转换为对父老乡亲的依恋,充分表现“人民”母题。他的诗中大量的优美比喻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充盈着浓郁的草原气息。  相似文献   
58.
哈萨克诗人唐加勒克与维吾尔诗人穆塔里甫以他们坚定不移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行动和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优秀作品,成为我国哈萨克和维吾尔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们生活在相同的时代,他们的人生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作品也有共同的内容与主题,他们的艺术风格虽各具特色,但在表现手法上又有不少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59.
本文认为,哈萨克族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哈萨克族人口年龄构成轻,年龄中位数偏低,人口增长速度快,妇女生育水平高,平均初婚年龄有所提高,家庭结构稳定并以大家庭为多见,计划生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60.
黄中祥 《西域研究》2014,(2):124-127
本文运用诗学的分析方法,从哈萨克族叙事诗《阔孜库尔佩西与芭艳苏露》八个版本中消失的母题入手,分析了民间文学作品中的母题消失现象的原因。民间文学伴随着自然环境的更易和人文社会的变化而传承,始终展现着时代的特征。一部叙事诗的母题之所以消失,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艺人和听众所处自然和人文环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