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69篇
  免费   916篇
  国内免费   232篇
管理学   456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297篇
人才学   139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9465篇
理论方法论   1692篇
综合类   13859篇
社会学   655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33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488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811篇
  2014年   1491篇
  2013年   1260篇
  2012年   1702篇
  2011年   1791篇
  2010年   1672篇
  2009年   1732篇
  2008年   1993篇
  2007年   1607篇
  2006年   1535篇
  2005年   1432篇
  2004年   1306篇
  2003年   1127篇
  2002年   913篇
  2001年   745篇
  2000年   630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81.
姜永禧 《人才瞭望》2013,(12):12-13
一、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归宿的哲学,因而对于人自身的思考是它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人和世界一般关系的考察要以对人的实践活动的理解为基础,并且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更深刻地反思人自身,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982.
周俊 《人才瞭望》2016,(3):36-36
李金铠,博士,1973年10月出生于河南泌阳。河南省特聘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主席。现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4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先后荣获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青年五四奖章、河南省优秀社科青年专家、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河南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和优秀学者、省级优质课教师(一等奖)等称号。  相似文献   
983.
主持人的话: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积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工作,北京联合大学成立了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该中心围绕“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发展与前瞻”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主要涉及海外中国学的历史进程、发展现状、学科地位、研究旨归、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开展协作研究等方面。本刊以笔谈的形式摘登部分专家的真知灼见,籍以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梁怡  相似文献   
984.
身体在西方哲学和美学史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在某种意义上,整个西方哲学和美学史就是一部身体由“缺席”到“出场”,再到“登堂入室”的历史。身体美学的出场,无疑是对柏拉图以降,经中世纪宗教神学,至黑格尔以终的身心二分、扬心抑身的哲学传统的一种反思与纠拨。尼采、梅洛-庞蒂等现代派哲学家反对传统的身心二元论,为身体正名的努力,对身体美学的学科建构提供了思想理论资源。身处后现代社会的福柯、费瑟斯通等思想家对权力话语之于身体的宰制,身体与消费文化的共谋关系之思考,加速促成了身体美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985.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社会变革具有重大的影响。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必须把对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变革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走哲学学理化与大众化相结合的道路,并以面向大众、武装大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理论取向。  相似文献   
986.
教育叙事研究的哲学基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哲学思想、现象学、解释学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哲学基础。在后现代哲学的否定性、多元化和差异性思维方式影响下,教育叙事研究体现出鲜明的后现代特征。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交互主体性理论和现象学方法是教育叙事研究直接的理论来源。解释学关于“理解”的观念,对以“理解”为核心的教育叙事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87.
一、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马戎 ,在《北京大学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0 1年第 5期上发表了《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一文 ,该文指出 :民族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在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大学里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 ,在理论上、方法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特点 ,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和专题。该文论述了西方民族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论特点 ;中国民族社会学目前的研究工作 ;我国民族社会学专业的发展前景等。该文中关于族群关系演变的理论 ,对“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等社会学宏观理论…  相似文献   
988.
"文化机制"概念,打开了一个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价值和普适意义使其产生了世界性的文化吸引力,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跨文化性,由此为其被中国社会吸纳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诸多内在契合性:二者都立足物质的本体论,都主张实践的认识论,都采用辩证的方法论,都倾向入世的价值论,这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社会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相似不是孤立的巧合,而是根植于二者赖以形成的社会存在以及由物质基础决定的生活方式在终极意义上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异化生活的反思与批判,把人还原至世界体系的合理位置,使其哲学体系的人本内核获得广泛的理解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和谐精神,较好地呼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内核;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跨时空重合,打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路径.这种重合,既彰显中国先哲的睿智,也昭示马克思的深邃,两者在历史的远近两极遥相呼应,共同追求人类生活的本真状态和最美境界,共同培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奇葩.  相似文献   
989.
论胡塞尔对科学的哲学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塞尔把理性危机和哲学危机视为近代欧洲科学危机的根源,并运用现象学还原方法建立所谓严格科学的哲学,从而在由纯粹理性建构起来的“生活世界”的基地上对具体科学进行了哲学维护。但是,胡塞尔的见解启示与困难并存。他的出路在于,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取代“看”的直观,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取代神秘的现象学方法。  相似文献   
990.
现代科学哲学已经发展到极致,开始解构。后现代科学哲学应运而生,且具有如下特征:推动现代科学向后现代科学转变;推动研究方法从科学发现转向科学发明、科学虚构和理论建构;发展决策学、预测学和未来学,将人类精神从二元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科学哲学家立足于身体和生活经历,发展生命哲学、身体哲学、身体认知论和身体审美学;从实体世界转向精神领域,肯定宗教信仰是人的一种认识状态和心理依赖,构成人的深层本质;注重语言符号的推广和身体的高技术改造;促动后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