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51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334篇
社会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中国和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印度都有水生型创世神话,这是因为这些文明的发祥地与水域有着密切关系的缘故.水生型创世神话直接影响了洪水神话的形成,五大文明古国是遍布世界的洪水神话的最初诞生之地,其早期的哲学思想--"水为世界本原"或"气为世界本原"的宇宙观是由水生型创世神话升华而来的.  相似文献   
32.
汉字在理据和效率的矛盾统一中,效率始终占据矛盾的主要方面;《规范汉字表》是为全社会绝大多数人和绝大多数场合的文字应用而研制的;汉争的稳定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不能以稳定为借口排斥发展;研制《规范汉字表》需要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寻找最佳平衡点;方案正式颁布、实施之前,有必要在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33.
毛泽东到延安及其后的几十年间,大量阅读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著作,写了批注,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由于毛泽东拥有丰富的实践斗争经验,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因而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有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毛泽东哲学批注中的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和特点是有重要价值的.  相似文献   
34.
《吕氏春秋》在博采众家思想之长的基础上,熔铸了其博大精深的管理哲学思想体系.管中窥豹,对其管理哲学思想可以概括如下:在管理者的道德素质上,要求管理者能够"行德爱人";在管理的根本原则上,强调"因而不为";在管理的控制手段上,主张"正名审分";在管理的社会责任上,追求"全生利群".  相似文献   
35.
36.
到2007年,土家族被确认为单一民族已50周年。在我收集的数百篇对土家族研究的学术成果中不乏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37.
《湘潭工学院学报》2007,10(1):F0002-F0002
魏菲德(Frederic Jr.Wakeman,又译韦克曼),1937年10月12日生于美国。国际著名中国史专家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专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亚洲研究会会员,全美学者联合会会长。  相似文献   
38.
指出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独立的,又是受历史观念制约的;官方主流文化,宗教观念文化,都对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纵观中国古代1000余年的戏剧史,就是一部与各种哲学思想互相依存、密切联系的历史.儒释道思想交互作用于古代戏曲,使得古代戏曲出现了一个佳作如林、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39.
《领导文萃》2008,(19):151-151
作者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他反对神学家用宗教来说明道德的根源,而是把人的本性中所固有的同情的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这种道德情操永远植根于入的心灵深处,这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在书中,作者继承了以《沉思录》为代表作的斯多葛学派的道德哲学思想,把“内心平静”而不是“物质享乐”看作人生幸福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治国之基,力量之源,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文章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严峻的国际挑战所作出的战略抉择。”三个代表”立论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