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251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337篇
社会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代大明毛泽东同志在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亲手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于指导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和理论研究,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独具风格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92.
493.
"莱布尼茨哲学研究"这个说辞有两层意思。其表层意思意指研究的对象或范围,而其深层意思则意指研究的方式或方法。在西方思想史上,莱布尼茨是一位智商和能力极高的学者。狄德罗在其主编的《百科全书》"莱布尼茨主义"条目中谈到其智商和才能时,曾不无激情地说到:"当一个人考虑到自己并把自己的才能和莱布尼茨的才能来作比较时,就会弄到恨不得把书都丢了,去找个  相似文献   
494.
理念也是一种思想,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他认为存在着一个由形式和观念组成的客观而普遍可靠的实在世界,即所谓理念世界。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教师对教育问题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树立正确的  相似文献   
495.
496.
对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所有关于人的理论的基础性命题,也是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思想形成的重要哲学前提。本文从亚当·斯密的人性论理论基点出发,重点论述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等著作中所阐发的关于人性问题的哲学思想并分析之,同时亚当·斯密对人性哲学思想中的利己心和利他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理论上说有益于马克思主义人性问题研究上的深化发展;从实践上说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本质特征,有益于社会健康转型和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97.
在中国哲学思想影响下, 译者在感知美、欣赏美、表达美时会受特定思维模式的影响, 会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审美心理和审美取向, 使译文具有中国特色翻译美学意蕴。文章梳理了中国哲学和翻译美学的渊源, 系统分析了在中国哲学思想影响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个翻译美学特征:注重模糊美, 音形意的对称美, 整体感知美。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美学理论、促进翻译美学研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98.
老子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宇宙论、政治论、人生论是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虽然老子的哲学思想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它也包含着许多积极的思想,对当今的社会发展和个人的修养等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学会从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499.
寻山·归家     
《青岛画报》2011,(2):38-39
"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山是有生命的,于是便有了辛弃疾"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你观山,山也在观你;山是有操守的,于是便有了孔夫子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有了严子陵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山是有境界的,于是便有了"黄龙三关——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山,磨练了多少人的筋骨和意志,承载了多少的梦想和希望,成为多少志士名流的栖身之地,隐逸之所。"  相似文献   
500.
丁原明、白如祥、李延仓所著的《早期全真道教哲学思想研究》(齐鲁出版社,2011年5月),是全真教研究的重要成果,是近年来全真教哲学思想研究最系统的学术专著,也是全真道教哲学思想研究的重要创新,更是山东道教研究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