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52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335篇
社会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朝鲜朝性理学是从中国程朱理学发展而来的,但是结合当时朝鲜朝社会的实际情况,性理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自成体系。在朝鲜朝性理学发展史上,南冥的哲学思想从根本上没有脱离过儒学思想,也没有偏离过当时流行的性理学,性理学可谓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但是,他的哲学思想不同于当时流行的性理学,他给性理学赋予了强烈的实践意义,因此未能得到正确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642.
微积分已成为基本的数学工具 ,本文主要探讨牛顿和莱布尼兹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他们创立微积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3.
游唤民 《船山学刊》2007,63(1):215-215
<正>尹砥廷先生著的《承传与超越——现代视野中的孔子思想研究》,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洋洋42万余言的篇幅对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伦理思想、经济思想、管理思想、教育思想、文艺美学思想,乃至养生观,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该书既充分吸收了前人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又有超越和创新;既对孔子思想的内涵有深入的新发掘,又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把握与新的诠释,从而充满时代气息,形成了一部颇具特色的孔子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644.
阴阳新论     
  相似文献   
645.
本文展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幅新关系图景 ,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活着的哲学传统 ,并通过实质性传统与形式性传统两个维度的剖析 ,揭示了毛泽东哲学思想深层与表层的传统意蕴  相似文献   
646.
赫尔曼&#183;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被誉为世界文库中一部史诗般的文学巨著。《白鲸》处处体现了作者对世界、人生、生活等方面的深刻的哲学思考。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哲学思想的角度解读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作者认为小说中的叙事者以实玛利体现了康德的哲学思想,而船长埃哈伯则违背了康德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47.
拉兹洛系统哲学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其主要思想已基本成熟.拉兹洛系统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讯真空假说,双透视论,主体和客体共同决定认识的观点,以及主体必须与其周围环境相适应的价值观.拉兹洛的这些系统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充实、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能够保持旺盛的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48.
系谱学与社会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尼采和福柯的系谱学思想的分析,梳理了系谱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发展演变,文章提出系谱学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指出了它的大陆传统的基本定位,阐述了其反形而上学、权力真理观和学科规训体制的特征.文章认为,系谱学的社会科学哲学是一种新的社会科学实践和方案,对人类思维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49.
人类社会将迈入21世纪。21世纪的中国哲学发展应当以邓小平哲学思想为坐标,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哲学。这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本文以哲学体系变革为主线,对中国哲学的目前现状、发展趋势做了探讨.并阐述了与此相关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50.
郭道平 《云梦学刊》2007,28(1):45-49
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1923.1925)之间,北平学界曾经掀起过一场纪念清代学者戴东原二百年生日的活动。-动以民国十三年(1924)一月十九日于北京召开的生日纪念会为重心,一时间东原研究俨然成为学界热门。纪念活动中展开的东原研究,其最可注意者在于对东原“哲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注重,并因此成为现代学术史上戴东原形象重塑的重要环节,亦可视作当时学者于本国传统学术中发掘现代性因素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