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6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76篇
管理学   11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5篇
人才学   10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239篇
理论方法论   411篇
综合类   5975篇
社会学   518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535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702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757篇
  2009年   731篇
  2008年   697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通过具体的谱例分析 ,论述艺术歌曲在西洋声乐发展史上及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2.
鲁迅的诗歌同他的杂文一样,是匕首和投枪。鲜明的政治主题,特殊的社会效应,除了缘于作品的思想因素外,从美学意义上说,鲁迅诗歌融和了清峻刚健的风骨美、朴质炽烈的情感美、精幽致雅的文采美三种重要的审美特征,产生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3.
本文认为,唐代之所以能够产生既不同于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也异于明清时代的“神魔小说”的“神仙小说”,其主要原因:1.唐代社会有着崇尚道教的气候;2.文人对生命、爱情、社会有着独特的思考。  相似文献   
84.
意象是诗词创作与欣赏的中介,诗人营造意象的方法总体上有直接方式、间接方式,直接方式主要有点相与面相,间接方式主要有比喻、象征和重叠;读者对意象的解读,要通过对词语意义的解读、对再现意义的把握、对表现意义的领悟和对哲理意义的开掘,来把握诗词意象的整体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85.
沿着埃米莉·迪全森极具个人色彩的人生经历,简要分析了她三首短小却意义深远的诗歌。指出长年沉浸在孤独、沉思中的诗人,所写诗句不仅清新、优美,那些有血、有肉、有灵的篇章更凝结着诗人的心血,也折射出她一生的智慧和情感。诗人坚持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标准创作的诗歌必将会深深影响和启迪着读者的心智.  相似文献   
86.
韵律与中国诗歌繁荣的相关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韵律的发展和中国诗歌在不同时代的繁荣情况,比较可以发现,中国诗歌的繁荣与韵律的发达程度是同步的,诗韵越发达、越精致,甚至越严格,中国诗歌越繁盛,表明韵律对中国诗歌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和贡献。3000年来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在无韵或韵律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中国诗歌获得过引人注目的繁盛,也没有一首无韵诗成为经典诗篇。因而,韵律虽然不是诗歌繁荣的充分条件,因为诗歌繁荣还与时代环境、内涵等要素密切相关,但由于韵律是诗歌外在形式的本质特性,显然是诗歌繁荣的必要条件。如果作一个延伸,可以认为,韵律也是诗之为诗的必要条件,任何完全不具备诗律的文字,不管如何排列,作为诗歌的理由都是不充分的,尽管仅仅有诗韵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87.
受熙宁变法影响,北宋熙丰年间诗歌的的主要思想倾向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可大致划分为倡主变法与系心国运,倾诉民情与非议新法,纵情山水与尚意主理,宦游纪行与友情唱和。  相似文献   
88.
贞观诗人在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应被忽略的生动存在,本文在贞观诗人中选了虞世南、许敬宗来分析,细读他们的诗歌。被冠以“当代名臣,人伦准的”的虞世南与被称为“单纯的机会主义者”、受到历史学家的苛评的许敬宗在人品上不啻有着天壤之别,但同时他们又都是当时重要的诗人,在唐诗发展史上都起了不应忽视的作用,很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89.
徐琰 《职业时空》2008,4(9):136-136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俄罗斯20世纪诗歌史上最优秀的一位诗人。1912年,马雅可夫斯基以其独立特行的风格登上历史舞台,在他短暂的18年创作生涯中,留下了长诗十四首,诗一千三百余首,此外还有许多诗剧、电影剧本、论文、演讲稿等等。他所创作的诗作犹如一簇绚丽的花朵在诗林中绽放,给人以眩目的审美感受。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早已为世人所熟知,评论文章很多,然而学术界对诗人早期诗歌语言和形式创新性的研究还明显缺乏。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界对诗人作品研究的不同切八点来探寻诗人早期诗歌研究的新视角,分析论证用形式主义诗学观来解读诗人早期诗歌创作特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
刘策  边勇 《理论界》2007,(6):225-226
中国古典诗人出色地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以实情虚写,反笔见正,逆向设喻,乐景写哀,反客为主等手法,塑造出许多新的形象,创造出一些全新的意境,使得诗歌别具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