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9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257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1154篇
社会学   192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赠地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方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技术人才的培养得到了广泛重视,但是在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经费保障等等方面,因此,学习赠地学院在技术人才培养中的特点,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构建我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2.
推理断案     
《东西南北》2009,(4):79-79
谁无礼了 罗娜年轻貌美,加上善于交际,因此裙下之臣不少。这天,罗娜在家中开了一个小型派对,邀请了5位比较谈得来的男性朋友参加。正当主客在畅谈欢饮时,突然停了电,大厅顿时一片漆黑:在黑暗中,罗娜忽然感到面颊被人亲了一口,她叫了起来:“噢!是谁这样无礼?”说话间,电力已恢复供应,大厅再度亮了起来。第一个人问罗娜:“刚才发生了什么事?”第二个人道:“噢!对不起,  相似文献   
103.
“啊——每当想起你,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每当昕到这首歌,我就不禁心潮起伏,脑海中就会出现谢育仁老师,的身影,眼前总会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  相似文献   
104.
正确的理解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讲练现代汉语语法学界至今尚有争议的助词"了",更应重视学生的正确理解.教师要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地讲明"了"的不同的语法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由易到难,避开学生母语的干扰,使留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助词"了"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05.
"界"是句尾助词"了"的核心意义,其功能是表示"状态的变化".对<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有关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句尾助词"了"可以翻译成目的语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这进一步证明了句尾助词"了"并非"时"的标志,翻译中"时"的选择主要依赖于时间词语和其他语境信息.  相似文献   
106.
神秘数字“七”再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数字"七"在中国民俗中的广泛应用为表象,依据我国古代先哲对宇宙天体运动节律(即"天道唯七")和人体生命节律(7—8年)的认识,以及现代医学对人的生物节律的进一步确认,指出数字"七"之所以具有宇宙数字的性质及巫术的、神话的意义,"获得模式数字的资格",根本原因在于它体现了以上两个节律。  相似文献   
107.
<乐记>的作者认为,"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要有"文采节奏",即美的形式,才能谓之"音".能陶冶性情,引入向美的"德音"才能称为"乐".时至今日,这些看法亦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已然"类时间副词和"了"共现与否,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留学生在使用时常常出现偏误,突出表现是"了"的泛化.本文对二者共现非共现的规则、留学生的偏误情况及造成偏误的原因做了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9.
《水云》是沈从文著作中一个最为特殊的文本, 它从哲理性、美学性高度,借助心灵独白或自我对白的方式, 对自己的审美追求作了重要表达。在生命中“偶然”向如虹如星的接触中, 激起“情感”的燃烧, 用“抽象抒情、绪体操”将这种燃烧化成作品--《水云》的这种“偶然+ 情感”模式正是沈从文的“人学”模式和“创作模式”, 认识这一模式, 是我们了解和研究沈从文创作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分析,指出了这一“环套”教学模式多个弊端,同时也提出了调整、改革这一“环套”模式的紧迫性和改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