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415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426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文化唯物主义莎评是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莎士比亚批评流派。它凸显莎士比亚研究的文化政治意蕴,从种族、阶级、性别、性以及莎士比亚与文化机制的关系的视角对莎士比亚文本进行政治学的解读。它不仅与历史上的莎士比亚文本对话,还跨越历史的空间与当下文化展开对话,这种历史的纬度使其显示出马克思辩证法的特色。  相似文献   
42.
作为理论的"文化唯物主义"是汤普森在探索马克思主义英国化过程中,基于自己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反思和历史研究实践,形成的一种主要适用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作为范式的"文化唯物主义"是奠基在"自下而上"的观察视角、"人民历史"观念和超越资本主义的乌托邦议程这三个支撑点上的,它具有两种基本作用:真实的经验整体的倾听和再创造;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43.
反映论对促成我国文论的现代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后17年的文学观主要是反映论和认识论的文学观;新时期之后,伴随对"工具论"、"文艺为政治服务"等的反拨,文学反映论遭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与冲击,一些新的富有创见性的理论主张也在不断的质疑声讨中被提了出来,最终使我国文论在建国后实现了一次重大转型;然而,90年代中期,我国文艺理论界所出现的"文化研究"思潮,又让一些学者对反映论问题发生了新的兴趣。本文相信,对反映论思想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必将会为我国文艺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4.
主体另解     
学术界一般认为只有人才是主体,但是这种认识是不完整的.主体的基本特征是自由,自由代表自立、自动、自为、独立,凡是能够自由独立自己做主的事物,都是自然主体.自然主体相比较会产生比较主体,比较主体在比较关系中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人是特殊的自然主体和比较主体,在自然与人的比较关系中,人的认识参与其中,从而产生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深刻把握“主体”的物质本体性对驳斥当前存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本体”错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唐斌 《兰州学刊》2015,(3):104-107
货币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货币思想的深邃与他研究货币的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生产关系的高度把握、辩证法的娴熟运用以及宏大的历史视野是马克思研究货币的方法论基础,也正是这些方法使得马克思的货币思想具有经济学和哲学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6.
殷猛  马驰 《山东社会科学》2012,(Z1):267-268
本文以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为指导,构建了"实践本位驱动"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该模式履行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双重使命、实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与实施素质教学的双重目的、以民族本位内容丰富写作教学、并实行注重语言思想内容的内涵评价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英语写作水平明显高于控制班,实验班的写作素质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7.
王元骧 《学术研究》2012,(4):143-151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不同于直观的唯物主义,就在于它引入了实践的思想,突出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在社会历史领域,人与现实的各种关系都是在实践过程形成的,作为审美关系的客体的美不是纯粹的自然属性,而只能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在意识领域,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文学就其性质来说也必然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在人学本体观方面,人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文学是以人为对象和目的的,所以也只有把实在论维度和目的论维度统一起来才能对“文学本体论”作出科学的回答.这都需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按照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探讨,这是直观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所根本无法理解的.  相似文献   
4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以来,人们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越来越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实践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9.
《大庆社会科学》2012,(3):159-159
吴向东撰文指出,马克思洞察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破除了实践概念上的亚里士多德传统,将实践活动理解为一种对象性活动,进而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观点,以实践为枢轴去把握世界。新哲学核心观点的确立及其贯彻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它是实践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50.
张旭曙撰文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观有四条脉络:一是以审美反映论和整体性思想为基础追求形式结构整一性(卢卡奇、戈德曼)。卢卡奇认为,文学作品是具有自身形式特征的独立结构、自足整体,这种形式是否正确要看它与所反映的处于运动和矛盾之中的辩证整体(现实世界)的结构能否对应。有意义的结构是戈德曼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