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77篇 |
免费 | 148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3篇 |
民族学 | 77篇 |
人才学 | 35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654篇 |
理论方法论 | 263篇 |
综合类 | 3786篇 |
社会学 | 200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148篇 |
2020年 | 134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191篇 |
2014年 | 336篇 |
2013年 | 291篇 |
2012年 | 344篇 |
2011年 | 383篇 |
2010年 | 407篇 |
2009年 | 407篇 |
2008年 | 428篇 |
2007年 | 362篇 |
2006年 | 358篇 |
2005年 | 308篇 |
2004年 | 253篇 |
2003年 | 242篇 |
2002年 | 212篇 |
2001年 | 192篇 |
2000年 | 162篇 |
1999年 | 81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31.
叶芝W 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爱尔兰诗人,爱尔兰文艺复兴的中心人物。叶芝一生的诗歌创作可分成三个阶段,本文结合其人生经历谈叶芝的诗作风格。 相似文献
132.
景红录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8(5):56-60
李商隐与令狐綯的关系经历了从挚友到疏远再到绝裂的演变过程,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他们人品的差异、官位的变迁以外,更根本的在于他们不同的政治追求和价值目标。他们的交谊破裂对李商隐诗歌的情思内涵和艺术风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3.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诗写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诗是人类的文明之母,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诗性精神之光照亮文学、艺术乃至生活的一切领域;学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化,应该从学诗入手;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教传统的国家,古人讲究"言修身当先学诗".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要培养当代青年健康的道德情操,更应该大力提倡读诗写诗. 相似文献
134.
周振荣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5):139-143
延清是近代蒙古族现实主义诗人,他在庚子事变时期所写的诗被时人誉为“诗史”,将他和杜甫等量齐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的诗记录了庚子事变这一特定历史事件,从义和团进京、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到战后的议和等各个方面都从一个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角度,予以全面真实的记录,与史实高度一致,而且更有很多正史所未载的事实,能补正史之不足。他在记史的过程中往往融入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表达自己忠君爱国报效国家的情愫。他的诗是近代国难文学的代表,是清末诗史。 相似文献
135.
代亮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5):39-44,91,92
山谷诗在清道、咸年间的京师诗坛受到普遍推崇。师友间的辗转传授和相互影响推动了其广泛传播,而程恩泽和梅曾亮的作用尤为突出。诗人群体虽有宗宋与宗唐之分,但对山谷其人其诗均有赞誉。他们深契于黄庭坚挺立不俗的道德人格和潇洒物外的风神,并本于不同的诗学立场论列其诗作的艺术特征和渊源,进而肯定他在诗史中的地位,对山谷的诗学批评与创作也有引申和借鉴。这一现象既是乾嘉以来诗坛推举山谷之风气的延续,亦不乏现实针对性,即纠正性灵诗风;向后则开同光体之先声,成为诗学风气转变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36.
张昊苏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4(2):91-95
从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开始,辛弃疾与陈亮两位词人先后唱和《贺新郎》词六阕。这六阕词,虽然共同表达了两人之间的友情和爱国情怀,但不论是用语还是内容、总体气魄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差异。本文即将通过辛、陈的《贺新郎》六阕唱和艺术分析,对比本次唱和两位词家艺术风格的异同,并力求进而分析其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7.
王秋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4):129-133
诗的意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形象,因为它是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统一;诗的意象不同于其他的文学形象(如小说形象、戏剧形象等),因为它在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统一中,以不确定性为主. 相似文献
138.
罗琴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李颀写了大量的交往诗,有一些着力于描写人,兼有交往诗和人物诗的双重性质,不仅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且有鲜明的写作特色与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39.
刘艳萍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10-13
文人分司东都对文学创作及洛阳诗歌唱和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唐诗人韩愈分司东都期间,在洛阳任职或居住的孟郊、卢仝等人与之进行了较多的诗歌酬赠唱和。同时,洛阳便利的交通条件、韩愈在文坛的影响及其喜欢奖掖后进的作风也吸引了贾岛、刘叉、李贺等人。诸多诗人在此会聚,促进了韩孟唱和群体的形成,并在彼此的相互影响中形成了共同的诗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40.
陆正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符号学不仅是当前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显学,而且也是当今诗歌研究的重要方法,只是在中国国内,很少有学者做这方面的尝试.但有一个例外:钱钟书先生多次在讨论中国古典诗歌时应用符号学的观念,可惜的是至今这笔宝贵财富没有人加以阐释和发展.介绍罗曼·雅克布森、罗兰·巴尔特、R.P.布拉克墨尔、迈克尔·里法台尔等人的符号学诗歌研究,并将国外的研究与钱钟书的观念作对照,用中国当代诗歌中的例子,说明这些原理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