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徐辉 《新疆社科论坛》2006,(6):78-80,83
岑参之所以自创西域地名歌行新题,除了尚奇求新的个性外,还有其自身的心理动因,诗人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规范一种题材,即西域边塞乐府歌行。  相似文献   
42.
惠世宏 《唐都学刊》1995,(4):39-41,38
略论《啼笑因缘》的艺术成就惠世宏由于价值观念和审美意向的发展嬗变,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深层次的开拓。许多专家学者.不但把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而失落了的钱钟书、张爱玲、沈从文等作家找了回来,也把张恨水找了回来,且把他们...  相似文献   
43.
"因缘"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原始佛教经典四《阿含经》中有对该理论的详细论述。对佛教因缘概念的内涵与发展应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因缘"概念来源于对人生现实的观察,同时又最先应用于人生而成为因果报应法则,体现了佛教的一个基本伦理与价值原则;另一方面,原始佛教以十二因缘的链条具体地说明了因缘的内容,揭示了人生的缘起过程,展现了佛教致思的一个基本倾向。  相似文献   
44.
45.
唐人小说《圆观》,利用佛教轮回思想,构设了一个似幻而真的时空背景,将李源与圆观的交谊植入两世轮回之中。小说中李源与圆观的友情,没有因为生命的轮回而改变泯灭,特别是李源信守与圆观的约定,如期再赴圆观来世之约,突显了一种朋友之间真挚不渝的可贵友情。小说中见证李源与圆观两世情谊的三生石也因此成为代表和承载前世缘分的特定意象,成为民间因缘轮回观念形象化的替代之物。唐以后,有关三生石的各种传说又逐渐演变,最为显著的变化是由前世因缘演变为男女之间的前世姻缘。  相似文献   
46.
隋唐时期是佛教中国化完成时期,也是佛学进一步融入中国思想文化、参与中国思想文化重构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涅槃学逐步成为佛学的主潮,佛学理论出现了哲学主体实体化、佛教的“因缘”学说与道家的“自然”说融合、在佛性论上的走向自然主义和佛性的人性化等倾向,这些就是隋唐时期佛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7.
《生死桥》讲述的是丹丹、怀玉、志高三个卖艺人在乱世中的命运和情感,一个是死不如生,一个是生不如死,最后一个是先死后生,他们后来都不是和心里的人在一起.他们的命运和情感,从最开始的被预知到最后的被证实,冥冥之中似乎有股强大的力量在安排着,人在这种安排下生长,前行,直至走向终点——宿命.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为庆祝季羡林先生九十五华诞而作。文中简要回顾了他与印度学的因缘,重点讨论了他在印度文学译介和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指出,季羡林先生从事印度文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开拓创新,广征博引,由古代而现代,由文学而文化,由印度及中国。  相似文献   
49.
人牛旅途上的因缘际会是始料不及的。我自幼酷爱北宋文学巨匠苏东坡的作品.20多年前.我奉调入蜀.在峨眉山下岷江之畔的眉山工作了二十个春秋。朱德元帅在苏东坡的故居题写的“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至今记忆犹新。20年后.我调至南京.受聘于三江大学。一天乘校车时.上来一位头发花白.矮矮胖胖.笑容可掬的老教师。  相似文献   
50.
《续1996年第1期》 第四段 (一)原文 是故空、中,五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二)注解: 本段是紧接前两段来的,以般若智慧观照世界与人生,将会了悟世界与人生的本体即是“空”,这是对世界与人生的唯一正确的见解——“正见”。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这种正见,或者说,通过么途径才能真正获得这种正见呢?在佛家看来,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认识问题,而是一个修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