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作为一种重要的讲经仪式,唱导为实现其宗教目的借用了多种文学手法.正如佛教的转读、赞呗推动了诗歌的格律化一样,唱导直接催生了六朝宣佛小说.文人佛教徒创作宣佛小说时,一方面受唱导中的因缘譬喻之说的影响,在题材和情节上向佛经譬喻故事借鉴,另一方面又大量就近取譬,撰写中国化的故事来阐释佛经教义,表现出本土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2.
田艳 《船山学刊》2009,(3):22-23
船山佛教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针对“船山与佛教的因缘”这一主题,集中探讨了船山与佛教的因缘、船山的辟佛与传佛问题、船山佛学著作《相宗络索》的思想和意义等内容,较好地补充了船山佛教思想方面的研究。也对以往所做的相关研究有了更多的超越。  相似文献   
73.
新疆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其壁画内容主要有本生、因缘、譬喻等内容,从壁画内容上分析,是小乘佛教戒、定、慧三学在佛教实践中的反映.根据佛教"九分教"或"十二分教"的划分,这些壁画内容都属于律藏系统,这些故事画绘在石窟中,起到强化戒律、静思禅定的作用.龟兹地区出土的有关戒律方面的经典,这与古代龟兹地区一向戒律严谨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74.
唯识论认为,一切认识都源于阿赖耶识。每一种认识都有其具体的因缘(原因和根据)。第八识作为一切认识的本体,因受末那识(意志)的执着和污染,影响第六意识(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和前五识(感性认识)。一切污染和错误认识由此产生。世界的本原、轮回的主体和证悟的根本依据在第八识。  相似文献   
75.
名利乃身外之物,是带不走的,人来时一身空,走时还是一身空。可是在世间的迷中,一些人受名利驱使,往往认为钻营求取就会得到益处,却没有想过人生祸福皆有因缘,一切都在天理的安排之中。而妄心贪念侥幸的需求,不仅毫无益处,还会给自己造下罪业,因此而折福,到头来随业流转,不得自主。何不认真体会古人所说的“取之有道,得之有命”、“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的道理呢?  相似文献   
76.
雷电 《唐都学刊》2010,26(5):F0002-F0002,F0003
1995年二月下旬,寒意料峭的新春里,笔者因公去北京,闲暇中,在两位朋友张东声、伍立杨的热心安排下,某日晚到位于日坛公园内之“羲和雅居”去拜访心仪已久的国画大师、南开大学教授范曾先生,虽系初次见面,但我还是很快感受到了范先生身上那种卓尔不群,豪迈洒脱的艺术气度,他渊博学识在豪放幽默的谈吐中不显山露水却又让人如沐春风,真如钱锺书先生对他的评价:“画品居上之上,化人现身外身。”  相似文献   
77.
宋代宗室词人赵长卿,缘于时代风尚、地域文化以及个人心性诸因素,曾经创作了许多俗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词的平民化、世俗化与散曲化的发展趋向.论其文学源流,则远祧敦煌曲子词,近师柳永、黄庭坚,既有承传,也有新变,大体形成了柔婉、明快二者兼容的俗词特色,进而对元代散曲起到了某种开启先声的重要作用.因此,中国文学史自当为其确立一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78.
阮述是越南阮朝末年重要官员,于1880年、1882年两次奉旨经香港、广州,复往上海、天津等地.他在第二次出中撰有<往津日记>行使日程一册,其中记述的资料尤能凸显当时中、法、越三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研究19世纪后期中越外交关系、历史和文化交流等,不失为重要之材料.本文以阮述<往津日记>为中心,从学术史的角度探述戴密微、...  相似文献   
79.
戈宝权是我国著名的外国文学翻译家,也是卓有成就的比较文学学者。他具有严谨科学的求实精神,是我国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的先驱,其成果集中体现在《中外文学因缘》一书中。该书是一部注重考据的比较文学著作,堪称原典性实证研究的范例。  相似文献   
80.
王保健 《南都学坛》2011,31(4):58-61
白居易一生沉溺于诗歌创作,他常用"诗魔"等字眼来形容自己的创作激情;同时他笃信佛教,后半生宗教热忱更高。他的创作激情与佛教热忱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他用因果宿命观、"文字因缘"、偿还"诗债"等来解释和化解创作冲动和宗教热忱之间的矛盾。"文字因缘"与偿还"诗债"理论确立了诗人本位意识和诗歌本位意识,也为他的"游戏"之作找到了一定理论依据。白居易创作沉溺心理既反映了他个人政治热情退潮后的补偿心理,也反映了中唐人对诗歌功能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