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詹媛 《中国民族》2019,(11):31-32
南仁东,男,满族,1945年2月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原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他潜心天文研究,坚持自主创新,1994年提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概念,主导利用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FAST重大科学工程的顺利落成发挥关键作用。"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这是"天眼之父"南仁东写给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诗。  相似文献   
62.
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就是通过对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资源开发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将直接导致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效益或损害。本文以贵州花溪天河潭风景区为例,探讨了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经济的损害和效益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损害和效益的货币化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63.
论文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贵州喀斯特生态退化原因,根据贵州喀斯特生态退化现状,提出从思想观念、政策实施、科学研究、措施运用、保障体系五个方面进行生态经济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64.
对贵州石漠化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经济的“双重贫困”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贵州生态与经济“双重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效治理“双重贫困”应当采取四大措施  相似文献   
65.
苍铭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3):146-149
本文简述了20世纪末期中国南方喀斯特山地及高寒山区的生态变迁历史、原因和生态移民的过程,探讨了各类移民模式的利弊得失,认为生态移民是解决南方喀斯特山地和高寒山区贫困人口生存问题的有效方法,农业型的近距离迁移,潜在着新的生态危机。生态移民需要走城市化的道路,应考虑从西部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移民,使西部地区的生态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66.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发展山地现代农业是解决该县农业人口粮食问题的最佳选择,而生态农业又是发展山地现代农业的最佳模式.因此,都安瑶族自治县应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采取各项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恢复和重建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7.
农村返贫现象是诸多风险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在归纳贵州农村返贫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从风险管理角度识别西南喀斯特山地省区的典型省份一贵州农村返贫风险类型,并根据风险因素是否可控的特点,将其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规避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8.
土地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是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模式设计的重要依据.以广西典型喀斯特县域--都安县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GIS、网格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和方法进行都安县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构成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土地可持续利用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在空间分布上可区分为:不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中可持续性、较强可持性、强可持续性等五个等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五种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通过我们的反复调查与分析,逐步证实了如下一些带根本性的结论:其一,喀斯特山区在我国西南地带分布虽说十分辽阔,但其间具有明显的类型差异,不同类型的喀斯特山区,其支持的生态系统也互有区别,酿成石漠化灾变的难易程度也互有区别,灾变酿成后的生态恢复对策也应当有所不同。其二,不同类型的喀斯特山区,以及所支撑的生态系统在历史的进程中,哪些民族长期定居,其文化对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的适应水平也各不相同,因而一旦呈现石漠化灾变后,值得借用的本土生态知识、技术与技能也必然分属于不同的民族,需要区别对待,不可一概而论。其三,长期适应于特定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民族,其文化必然高度适应于其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进而认为在石漠化灾变区实施生态恢复过程中,该区域相关民族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可以在其间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其应用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70.
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一个“生态脆弱-人口超载-资源匮乏—经济贫困—教育落后”共生的区域.经过相关的试点工作以及与其他移民方式相比较,开展生态移民教育进而推动该区域的人口“出山入城”是一种可行的移民工作方式,也是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应该对生态教育模式加以完善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现树木与树人的生态效应与社会效果,提升执政的绩效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