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179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19篇
理论方法论   143篇
综合类   1565篇
社会学   261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51.
秦汉国家经济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从秦国商鞅以来到西汉中期国家经济思想的演变轨迹。作者认为商鞅极力推行农战政策,严厉限制和打击工商业,这实质上是一种国民经济军事化思想;而作为西汉初期国家经济思想的集中表现的司马迁的“善因”论,则是对商鞅经济思想的否定。在作者看来,司马迁宣扬的“善者因之”类似于西方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思潮。由于实行这一经济主张所引发的社会矛盾,直接导致了《管子》轻重理论的形成,并且使汉武帝和桑弘羊将其大规模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852.
人,不是一团抽象的规则下的螺钉螺母,他是肉身,是灵性,是绕过千岩万壑的河流,是永生汹涌澎湃的海洋。人、人性的再生性原则是人类进化的必要步骤。现代文学创作,依旧无法超越人性的迷障,但是,在对它的表现过程中,在人类必要的叙事限制与疆界和创作的自由与解放之间的博弈从来就未停止过,也正是在这过程中,作品与作家的品味、成就高低被凸显出来,人性的试探与小说的温度同时受到检验。  相似文献   
853.
<喜福会>以四对美籍华人母女为叙述中枢,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全景式地展现了华人女性的命运演化史,经典地描画了旧中国女性的悲惨生活、她们女权意识的觉醒、为改善自身地位所做的奋争,以及当代美籍华人女性生活的现状、问题和出路,是典型的女权主义作品.故事以"鸿毛的故事"开始,又以"鸿毛的故事"结束,在母女关系的冲突与和解中突显出母女情深的主基调,完成了母亲对女儿良好祝愿的传承,而这种祝愿恰恰代表了女性对幸福未来的向往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54.
默会知识与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默会知识概念引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指出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能力具有丰富的默会成分;默会知识和第二语言在语用学上的运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渗透到第二语言习得的每一个环节,并直接影响学习者的自我管理、与他人的互动和任务管理;同时,默会知识具有文化差异和个人差异。认为学习者不应满足于明确知识的学习和独立学习,还应该充分发展和运用默会知识,吸收与自己的学习目标相关的各种信息材料,调动各种人和物的因素,为自己创造最佳的语言实践环境。  相似文献   
855.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逐渐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也给史学研究带来冲击与挑战,中国慈善史研究自然不可能置之度外.在大数据时代,中国慈善史研究要取得重大进展与突破,必须重视慈善史料的挖掘整理与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必须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与研究主题的多元化.基于此,以明清时期的同善会为个案,运用数据库对慈善史料进行检索与研究,获得了一些新发现,这初步展示出大数据时代慈善史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856.
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伦理意义体现在对"仁"的高扬与彰显,这一论点符合我们对中国社会德性论传统的认识,但这种只强调动机而较少关注道德实践结果的倾向却遮蔽了传统慈善事业重"善"的事实。中国传统慈善是以"仁"的道德情感为动机,以"善"的实现为目的的道德实践。"仁与善"共同构成了慈善伦理的双重道德哲学意涵,并在慈善事业上具体表现为"养"与"教"。传统慈善"教养兼施"的模式可以在伦理型文化之中实现自洽,但近代以来,传统伦理价值体系崩解后,"仁养"与"善教"发生分裂,两种慈善事业路径分别孕育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和公益事业的萌芽。  相似文献   
857.
当前,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要克服这些不良倾向,必须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坚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858.
为降低盈余操纵行为被市场或监管机构发现的概率,公司可能会选择承担盈余操纵所产生的税负成本。相应地,在客户主导的审计市场上,审计师可能会因自身承担较低风险而配合客户的纳税型盈余操纵。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异常审计收费及审计意见是否在纳税和非纳税这两种类型的盈余操纵中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客户为操纵盈余纳税和不纳税都降低了公司的盈余持续性,且纳税型盈余操纵可能造成公司未来更大的经营风险,更有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但审计师会通过提高审计收费和发表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应对客户的非纳税型操纵盈余行为,而不太重视更为隐蔽的纳税型操纵盈余,以规避客户的流失,这种现象在透明度低的公司中更可能出现。研究揭示了竞争压力下审计师权衡风险后对客户纳税型盈余操纵的"纵容"行为,有助于监管部门提升对公司中较隐蔽的纳税型盈余操纵及相应审计师行为的关注和规范。  相似文献   
859.
康德的历史目的论学说经常遭到研究者们的忽视或误解,然而这一学说对于全面理解康德的历史哲学和整个批判哲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康德克服世界二元论,达到全面理解人是什么的进一步尝试。康德分别考察了历史的自然目的和道德目的,最终揭示出至善乃是历史的最终目的。至善作为一个理想的目标,不是客观的知识,因此只能对它采取道德信仰的态度。这样,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拥有道德信仰的人类在至善理念的引导下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60.
回应摩尔的善的不可定义说,麦凯在一般意义上和伦理意义上分别考察了善的含义。麦凯首先赞同摩尔将成为善的性质和善本身区别开来,但是反对摩尔将善在道德语境下的不可定义性视作一个重要命题。其原因在于对善进行不可定义操作对实际的道德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帮助,并且如果仅考察善的一般含义认为其不可定义,无法说明在道德语境下善的不可定义。因此麦凯得出,在对善的一般意义描述中,善的含义留下了一种假定的对好的内在需求,而对善的伦理含义分析中则留下了善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事物进行称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