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0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7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37篇
人才学   71篇
丛书文集   2335篇
理论方法论   238篇
综合类   4509篇
社会学   27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482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李玲 《河北学刊》2020,40(5):65-71
后现代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新范式,在西方建筑发展史上占据十分显要的地位。詹克斯作为后现代建筑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以对现代建筑和解构性后现代建筑理论的局限反思批判为前提,凭借独特的视角及理论将建筑发展从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詹克斯后现代理论中的"复杂科学"概念诸如混沌、跃迁、突变等科学前沿术语组成了现代建筑的"新范式",其风格独特的建筑背景、多元化的建筑语言、"形而上"的建筑意义,构成了詹克斯生态美学的基本框架,即"混沌"形象模仿中的自然生态审美、"跃迁"架式建构中的历史生态审美、"突变"动态表现中的社会生态审美。  相似文献   
952.
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庞德现代主义诗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埃兹拉·庞德以其译作《华夏集》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为汉学西渐作出了贡献。本文通过对庞德的诗歌和汉诗英译作品中所体现的现代主义诗歌美学与唐诗美学所体现的现代诗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和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美学的互通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53.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文学社团“沉钟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一生的新诗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又有自己不同的审美风格 ,就其早期新诗创作而言 ,研究者所注重的往往是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幽婉缠绵的浪漫主义美学倾向 ,而忽略它“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实际上 ,正是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使他所营构的艺术世界贴近了时代生活 ,成为了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954.
音乐自然学说,是笔者从“万物本源论”这样更为宏观的体系中发掘出的观点.笔者认为万事万物皆有联系,它们既然可以共存于这个世界上是因为承享着同一本源.而音乐也是万物中的一部分,这显然是必不可少的.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将万物的本源称为“道...  相似文献   
955.
李健 《人文杂志》2020,(2):90-98
"思"与"境"是唐代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贡献。王昌龄较早提出并阐释"三格"(三思)与"三境",赋予"思"与"境"以诗学、美学的意蕴。后来,唐代关于"思"与"境"的认识大都以此为基准,不断地充实着"思"与"境"的美学内涵。刘禹锡阐发了"境生于象外",皎然提出"取境",司空图倡导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思与境偕,这些都是"思"与"境"问题的理论延伸。"思"是神思,也是构思;"境"是境象,也是意境。然而,其意涵又并非如此单纯,"思"与"境"关涉到景、象、味。唐代美学家以自己的审美卓见深化了对景、象、味的认识,不仅丰富了唐代的美学思想,也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文学艺术的审美创造是一个由感生"思"、感物得"境"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思与境偕"。把"思"与"境"联系在一起,主张"思与境偕",是唐代美学的杰出贡献,对中国美学意境论的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956.
顾广梅 《齐鲁学刊》2006,5(5):103-105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雷雨.序》作为一篇研究曹禺创作的重要文献,标示了《雷雨》早期接受史上的错位接受现象,也折射出作者原旨、读者释义和文本意义三者的复杂关系,更隐含着曹禺对文本意义的理想接受模式的期待。  相似文献   
957.
王中原 《社会科学》2020,(11):171-180
生态美学并未真正达到美学上的自觉,因为生态美学一直未能对自身合法性进行过成功的论证。生态美学通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生态关切为主题的美学使命为确立自身而实行的合法性论证都是不成功的。生态学主导的生态释义致使生态美学一直深陷于合法性困境中,困境的克服须要对(奠基了生态学的生态释义的)"生态"一词的源始含义进行探究。生态的源始含义植根于早期古希腊人的经验中,自然美为此提供了一个本质性的思想启示。作为生态的源始含义的"栖居"的内涵是存在之思对人及其生存的本质的规定。凭借奠基于存在论思想中的源始的生态观念,生态美学才得以成功地论证自身。合法性困境的克服使得生态美学能够充分地释放自身的本质。  相似文献   
958.
鲁迅先生在对鹤见佑辅的《思想.山水.人物》的译著中贯穿了自己的旅游美学思想。他对旅游一词做出了诗化定义,对旅游的本质进行哲学思考,并对旅游的审美启迪进行了叙述,强调了旅游给予旅游主体以丰硕的收获,同时对旅游文化大力倡扬。  相似文献   
959.
潘知常 《社会科学战线》2021,313(7):165-175
生活美学是当前的一大热点,但是,因此而引发的问题也值得思考。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何谓"美学"、何谓"生活"、何谓"生活美学"。一般而言,作为部门美学的生活美学是有其存在根据的;作为美学本体论的生活美学则是值得商榷的。而且,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来看,生活美学应该是化身为"牛虻"与"拾垃圾者",去对在生命的生活之维中出现的"俗美"与"庸俗化"加以反思与批判,因此,是美学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9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