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61.
汤畅 《家庭科技》2016,(4):22-23
正顺:养生跟着季节走古人认为,人身体变化与四季轮回是一致的,因此饮食起居、衣食住行必须与季节相适宜。《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养生要符合生、长、收、藏的特点。春天万  相似文献   
62.
唐代王维作画,经常违背现实世界的时令,张彦远称之为"不问四时"。"不问四时"是一种审美选择,是王维创导的一种新的审美风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认为"不问四时"与禅宗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王维正是在禅宗思想影响下创作出这类画作,也是以"不问四时"这一荒诞的形式,来表达他心中的禅意。  相似文献   
63.
明人瞿佑的民俗学著作《四时宜忌》在博采前人著述的基础上形成,并具有自己的体例和特点。本文对《四时宜忌》进行了分析、介绍,并从中提炼出瞿佑在四时宜忌中隐含的天、时、人、物交相感应的岁时观。  相似文献   
64.
牛撇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他的作品(已出版杂文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意识荒草》、《冒烟的石头》等五种,杂文选集《拟谏官文化》)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阅读和研究的作品。他超越了时代,一方面超越了同时代的作家,另一方面在诸多层面超越了同时代的学术。他对人生、社会、世界的思考丰富了这个世界,增添了它的资产。  相似文献   
65.
辽代的捺钵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颇富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一项政治制度 ,它起源于契丹人的游猎生活。所谓捺钵制度主要是指以辽代皇帝为中心 ,以狩猎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巡守制度和游幸活动。四时捺钵是辽代政治体制的集中体现和契丹族狩猎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辽代社会历史的一个缩影。作为一项政治制度 ,四时捺钵不仅对辽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也影响到了后世的金、元、清三朝  相似文献   
66.
赵娥 《现代妇女》2013,(10):256-256
山水画作为中国人认识世界、把握生命、自我超脱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不受时空所限制,追求的是一种超脱思想,把握生命的真实和永恒。  相似文献   
67.
正淮安市白鹭湖小学,是清河区政府造福于清河新区西片区的惠民工程,与风景秀丽的钵池山公园比邻,占地53亩,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米,总投资1.5亿元。学校采用新古典主义设计手法,配以素雅的色彩设计和丰富的空间设计,每层有500多平米的大厅和310平米的连廊,科学实验、电脑、生物标本等各种功能室齐全,有300米的运动场,绿化率高,大树成荫,实施全方位安全监控,创  相似文献   
68.
鬼子母崇拜起源于印度,但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鬼子母信仰与中国民间繁衍子嗣的求子心理相结合,并在宋代逐步被送子观音所取代。从其艺术形象的角度来讲,鬼子母的主流形象是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直到宋代以后基本定型为汉化的贵妇人形象,这点在壁画、石窟造像及卷轴画中均有实物资料验证。  相似文献   
69.
邹衍四时教令思想考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奚 《文史哲》2001,(6):66-69
邹衍不仅提出了以五行相胜为理论基础的五德终始说,亦有以五行相生立论的四时教令思想,这一点向来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已佚《邹子》一书的《主运》篇就是关于四时教令的政治理论,邹衍以此而集阴阳五行思想之大成,并"显于诸侯"。《主运》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五行相次转用事"的布政教令,一是"随方面为服"的方物服色。此即邹衍的四时教令思想。  相似文献   
70.
琅邪台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虽然关于它的形成,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学者们多相信它与秦始皇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从先秦典籍来看,琅琊台在秦始皇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在很长的时间里,发挥着独特的宗教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琅琊台所承载的宗教功能,吸引了秦皇、汉武,也构成了早期琅邪文化的特殊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