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8篇
社会学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河图洛书在我国流传最广,但先秦典籍中只有文字记载而无图案,加上文学的想象,把它作为神秘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致使历代学者争论不休。本文摒弃了它的神秘色彩,以辩证的历史观和自然观,从古代哲学、数学、天文历法等去审视解读,河图洛书是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观察探索宇宙规律,将天文历法、数学和阴阳五行等汇集起来的综合系统,是我国最早的纵横图和宇宙结构模型,简明朴素而内蕴博大。  相似文献   
82.
王岱舆在构建回回宗教体系时将回回宗教的“数一”与理学的“太极”进行沟通,形成了与儒家相近或相通的宇宙生成论。在宗教思想基础上,他批评了儒学心性论上的分歧和理善气恶的观点。王岱舆对于儒家心(性)体气用的批评不一定都能成立,可是对于儒家“气禀”论中的偶然论、命定论色彩与其修养论相矛盾的观点却很有见地。从回儒交流的历史来看,在王岱舆以前回儒在哲学层面并没有进行过正面的碰撞或系统对话,之后两种文化的对话、融合不断展开并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83.
正中华科学文化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中枢是历法。天人合一历法在中华科学文化发展中居核心地位。依天体物理学、现代宇宙生物学和航天医学,人体的生命过程决定于父母遗传基因和自然基因。宇宙天体的万有引力、电磁波、高能粒子流三大作用严重地影响着人体的生命过程,给每个人都打上宇宙影响  相似文献   
84.
这是一篇旧文的重写,关于《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的解读,从清乾嘉至今,一直争讼不断。虽然目前回族史界主流意见已采用王日蔚先生“回回即回鹘之音转”的结论,但此说除了“音转”这一语言学上的可能外,并无足够的逻辑的历史证据来支撑其说,特别是这一结论无法解释在宋夏战争的高峰时期为什么宋朝的军事将领会提出“打回回(回鹘)”这样荒谬的口号。余一直坚持反对“回回即回鹘之音转”的观点,旧文《<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再释》完成于30年前,今检思旧文,除否定“回回即回鹘之音转”观点有足够的证据外,原来提出“回回是五代宋以后杂居于西夏境内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观点亦不太准确,且历史之证据链亦有断层。故重拾旧文,增补资料,修罅补漏,并将“回回”一词的传播延及辽夏金三朝,重新提出新的观点,即沈括所言之“回回”即是指唐以后来华的聚居在西夏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大食商人,经宋辽金时代的发展,这一批回回分布区域越来越广,以致散布到西北各地。  相似文献   
85.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时代,蒙古统治者起于一隅而括地万里,其统辖区域广大,人口繁多,境内民众宗教信仰复杂多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宗教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元朝政府在不同时期分别设置了一些专门机构对这几种宗教进行管辖,如宣政院、集贤院、回回哈的司、崇福司等。这四种宗教中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可以看做是外来一神宗教,在整个蒙元时期,二者一直在冲突与联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86.
元代回回人音乐生活的伊斯兰色彩,包含宗教和地域两方面涵义,大体可从《伊本·白图泰游记》中略窥一斑。元代回回人在宗教用乐、仪仗用乐和宴飨用乐三方面承袭了当时伊斯兰地区的用乐风俗。宗教和宴飨的音乐生活,对于回族音乐的形成起重大而持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圭表观测日影,发现了冬至现象,并进而认识到,作为年与年之间的终始交接点,冬至具有阴极阳生、终而复始的特性.这种知识性的认识是制订历法的首要依据,又被概括成哲理信条,尊奉为天道,成为一种自然法则;战国后期到西汉初,已普遍行用昼夜百刻制、十二时辰制及四分历,星占术以内行星晨始出东方标示冬至时辰,历家则测得二十八宿赤道距度值与二十四节气太阳所在赤道宿度表,又运用分数算法,从冬至之日划分出冬至时刻,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基本概念,使古代冬至观念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古人认识冬至是一个逐渐趋于精确的过程:仲冬→仲冬之月→冬至之月→冬至之日→冬至时刻,这些认识成果分别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严格的区别.以此观之,《尚书·尧典》所述的测时方法,诸如辨识物候、星象、斗指,计量漏刻及观测日出方位等,都仅能测得一个时段,其纪时方法也仅能识别四季,因此没有规定一年以何时为终始,年与年之间处于循环无端的模糊状态.这一口传史料在形成文字时使用了一些后世的词语,附会之言亦在所难免,其历年长度数值“(眷)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则属于战国以后的认识.这就需要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认识加以辨别,如果用后世知识去改写这种初始文化,就无法认识其中所蕴含的特有的思想意义,也不利于认识其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和哲学.  相似文献   
88.
《新世纪领导者》2008,(5):62-63
近日,中国天文历法专家通过论证认为,始皇三巡的胶南琅琊台是迄今已知地面上遗迹尚存的我国最早的观象台遗址。以中科院院士陈建生为首的十多位中国天文历法专家,今天在胶南市开展了一场琅琊台天文历法学术论证会,并得出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89.
《阅读与作文》2009,(3):16-17
几百年前,世界各地使用不同的历法制度,4月1日曾经被当作新年的第一天来庆祝——绝对不骗你!1582年罗马教皇宣布使用新历法并规定1月1日为新年的第一天。这个变化是艰难的,很多法国人不喜欢这种转变,或者可能他们根本没有听到这个消息。那些坚持在4月1日庆祝新年的人变成了玩笑和恶作剧的受害者,最常见的恶作剧是在他们的背后贴纸鱼。“身着”小鱼的“愚人”被戏称为“四月鱼”。  相似文献   
90.
历法之争是中西科学和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历法之争后,康熙下令禁教.近代部分学者认为,是儒学士大夫的顽固、保守和狭隘导致了历法之争.实际上,历法之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历法对历理与历数并重,而西洋历法只重历数不懂历理,致使在一些重大历法问题上出现冲突;第二,古代中国历法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西洋传教士冒犯了当时的政治禁忌.历法之争的结果是西洋传教士能够在不懂历理、儒耶矛盾突显的劣势下继续推行西历,这得益于西洋历法的先进性,也说明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先进科学是持相当开放态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