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35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3篇 |
劳动科学 | 43篇 |
民族学 | 1039篇 |
人才学 | 53篇 |
人口学 | 174篇 |
丛书文集 | 718篇 |
理论方法论 | 196篇 |
综合类 | 2227篇 |
社会学 | 972篇 |
统计学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144篇 |
2014年 | 533篇 |
2013年 | 308篇 |
2012年 | 331篇 |
2011年 | 439篇 |
2010年 | 467篇 |
2009年 | 353篇 |
2008年 | 421篇 |
2007年 | 341篇 |
2006年 | 263篇 |
2005年 | 272篇 |
2004年 | 244篇 |
2003年 | 179篇 |
2002年 | 190篇 |
2001年 | 211篇 |
2000年 | 183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83.
《穆斯林的葬礼》展现了回族在伊斯兰文化、华夏文化和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民族文化人格的演变。以梁亦清为代表的穆斯林传统文化人格,梁君璧、韩子奇为代表的文化混血人格,梁冰玉、韩新月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人格等三种不同文化人格共同展现了回族的心灵史。《穆斯林的葬礼》以书写民族心灵史的方式构建了中国形象,展现了一个古老民族行走在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道路上的艰辛及民族精神,是一部致力于挖掘回族文化心理的史诗性著作,为我们思考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84.
孙忠伟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
目前史学界正在进行少数民族史学史的研究,筹划创立全民族的中国史学史.清代回族学者史学成就的研究是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清代回族学者的史学成就,需要了解学界在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便高屋建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5.
尹忠红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4):53-55,82
研究回族文化,最重要的就是研究清真寺,由于中国地理以及地方建筑的特色,使得南北、东西的清真寺风格各具特色。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有关清真寺的相关理论,本文从清真寺组织以及清真寺建筑艺术这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今后研究东北回族清真寺的建筑及其功能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86.
从刑事法律角度关注因家庭暴力导致杀人的这一特殊刑事犯罪人群,从受虐人杀人量刑一般都较重的立场出发,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及我国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借鉴国外的"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充分考虑杀人的动机和原因,寻求一种符合我国立法精神的处理思路和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87.
苏雪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118-122
同心县回族有着家庭养老的传统,受伊斯兰敬老思想的影响,老人普遍受到后辈的尊重与侍奉,享受天伦之乐。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养老方式受到挑战,回族老年人赡养问题日益突出,而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法律制度都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这要求建立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养老方式。在对同心县回族进行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关于回族地区养老问题的解决,除了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完善养老保障机制外,借鉴回族的尊老养老习俗,强化人们的尊老养老意识,促成养老观念的转变,对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养老问题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8.
随着中国农民工族的日益壮大,农村留守妻子群体不断地扩张,她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从角色冲突的视角并结合案例分析以揭示我国农村留守妻子所承受的压力,而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9.
社会工作一词作为一个完全的外来的概念,它产生于一个与中国社会、经济和宗教背景完全不同的社会。中国社工学界很少有人试图了解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何将西方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介绍到本国来的经验,更少有人进行实证研究,寻找在中国开展本土化的途径和模式。发展本土化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是: 相似文献
90.
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家庭照料资源的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步入晚年的老年人口而言,身体健康状况和照料资源是关切其生活质量高低的最主要因素.处于不同婚姻状态和居住方式的老年人,其健康状况和可获得的照料资源也截然不同.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以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为宗旨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既是对老年妇女在健康状况和照料需求上面临的困境和特殊需求的揭示,更具有非常现实的政策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近年来有关老年人健康以及婚姻、居住状况的分性别调查研究成果,以社会性别为研究视角,对我国老年妇女群体健康医疗和家庭照料资源的享有状况进行了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