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76篇
  免费   1033篇
  国内免费   268篇
管理学   4056篇
劳动科学   171篇
民族学   2745篇
人才学   1107篇
人口学   106篇
丛书文集   13475篇
理论方法论   2563篇
综合类   23853篇
社会学   4063篇
统计学   538篇
  2024年   438篇
  2023年   1029篇
  2022年   1014篇
  2021年   1220篇
  2020年   1088篇
  2019年   1034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793篇
  2016年   1071篇
  2015年   1569篇
  2014年   3349篇
  2013年   2729篇
  2012年   3260篇
  2011年   3818篇
  2010年   3467篇
  2009年   3630篇
  2008年   4627篇
  2007年   3267篇
  2006年   2622篇
  2005年   2468篇
  2004年   1991篇
  2003年   1720篇
  2002年   1640篇
  2001年   1513篇
  2000年   1130篇
  1999年   528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敬吾论日本传统故事的类型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日本民俗学家关敬吾先生对日本传统故事的概念界定以及对之内容、结构特点的概括,作为“他山之石”,可以给中国民俗学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对音乐人类学的研究,往往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入手,无论是音乐学还是人类学,自始至终与研究对象的不断变化和拓展有着密切关系。必须从音乐人类学学科自身的体系与学科结构的历史嬗变中探索出一条系统化、专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23.
在中国社会,面子作为中国的特色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功用,面子文化的产生与儒家的传统、中国的人情社会、荣辱心理、传统的家族社会等方面息息相关。而面子作为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于中国的影响却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24.
口述/书写:历史的叙述与叙述的历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口述 /书写在当代学术界 ,特别是在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领域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其单纯作为表述、记忆、传承的方式 ,其价值也不仅局限于某些学科 ;这种具有反思意义的讨论明显兼有学术转型中的学理性质。鉴于此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兆荣和他的研究生们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专门讨论 ,大家集中就概念、学科依据、书写的权力化、社会价值分层、国家与地方、田野的现场性等进行了辨析。参加者包括 :赵海英 (藏族 )、王晓萌 (汉族 )、杨正军 (回族 )、徐苑 (汉族 )、钟敬锋 (汉族 )。  相似文献   
25.
西藏人口有多少?这在西藏研究问题上是一个问题.但在历次的统计上,却又真假难辨.权威的统计出现得比较晚,对于如何把握西藏人口的全貌,需要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本文比较各家论述,从中进行逻辑和经验判断,同时根据一些地区的实际调查,多方印证,得出西藏人口的一个概貌,并总结出一些结论和趋势.  相似文献   
26.
在中原地区,一些回汉村庄结成数百年不渝、情同手足的友好关系,民间称之为"社亲".仁义、感恩、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是这种关系的道德基础,仪式化的情谊交流方式以及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的文化理念是这种关系的保证.回汉村庄的这种情谊扎根在传统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具有不可忽略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7.
试论十三世达赖喇嘛对藏军的近代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具体考察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对藏军实行近代化改革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认为达赖喇嘛对藏军的改革,是在内外部的压力下被迫进行的,虽然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西藏的政教合一制统治,但客观上它加快了西藏由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是西藏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起点或标志,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28.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制度框架下,着力探讨了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两种新模式即商标权保护模式和专利权保护模式,并结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从理论上对这两种保护模式进行了粗浅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的民族志方法、市场体系理论、民间宗教等范式的反思,结合人类学对中国社会的应用性,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如将人类学的社会意义培育于公共空间之中,关注人类学的宇宙观等,并就田野工作的方法、经验及研究选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金源地区的曲江县、宜春县、巴刺海山谋克城、寥晦城进行了历史、地理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