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97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词的内部形式对于研究词义的发展和演变、词典的编纂、语言的规范化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阐释了两个较易混淆的语义学术语——词的内部形式和构词理据,分析了词的内部形式的产生原因和过程,并对汉语中词的内部形式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西方(人类)文化哲学史的考察,可以发现西方哲学中有几次"转向"对人类文化哲学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几次哲学"转向"逐渐废除了认识论作为第一哲学的特权,最终使得系统的现代文化哲学得以建立起来。具体而言,维柯、赫尔德、卢梭等人分别提出了哲学的"语义学转向"、"语言学转向"和"民族学转向",试图在现代哲学思想的语境下构建文化哲学,而卡西尔则在整合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号学转向",把符号思维确立为哲学的新原则,由此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23.
人名是一个人的外在标志,是一个社会人与另外一个社会人之间相互识别的符号。人名中包含了很多深奥而又普通的意思,这些人名所含的意思也是语义学研究的内容。人物命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给孩子取名时,往往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和祝愿。乐意选用表示善良、美丽、健康、勇敢、聪慧、吉祥、优雅等含义的名字。因此,人的名字中蕴含了很多的含义,以期通过名字的用字来表现某方面含义的特色。本文通过对400名80后一族的调查,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该调查结果,期望能从中发现当代人名中仍然存在某些特点和规律。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人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4.
内部形式、构词理据和流俗词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语义学研究中三个容易混淆的术语——词语的内部形式、构词理据和流俗词源分别进行了阐释,并对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剖析。  相似文献   
25.
杨柳 《现代交际》2010,(5):145-145
本文论述了在英语学习中,语用学和语义学学习和使用的重要性;合理的英语学习方法:既注重英语词汇和句子使用的正确性,更要注重其使用的得体性。深入探究,力求探索出一条英语学习和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6.
意义学习是语义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文章对英语习语,比喻性语言,多义词,歧义和反语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这些因素造成大学英语学习者意义理解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7.
塔尔斯基的真理理论及其对语义学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尔斯基以现代逻辑为手段,用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的方法对唯物主义真理符合论中甚为模糊的内容做出语义学的重新阐述,给“真的”一词下了一个实质上适当、形式上正确的定义,也提出了著名的语言层次论,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的语义学,从而向世人展示了语义学的非凡魅力,在世界哲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一、人才素质的含义 (一)素质的含义 1.语义学上的"素质"。素质一词最原始的词义是"白色质地"或"白皙的容色"。 2.素质词义的引申。素质的词义曾经至少发生了三次引申和拓展。第一次引申:把"素质"由"白色质地”引申为“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或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  相似文献   
29.
本文试通过对语义学理论的探讨,寻求指导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30.
文章从几个典型的视觉动词入手,通过其特殊的语用行为考察动词语义结构中的动态成分,指出这些成分不仅本身具有动态特性,而且由于特定的语用因素如话语目的的改变,说话人的认知活动赋予动词新的语义成分或取消原有的语用限制,从而使看似不合法的语句合理化。因此,在考察动词语义时,一定要运用动态语义学的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