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97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小说的翻译强调可读性,在目标语框架下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为读者提供生动的小说场景。在场景-框架理论启示下,在小说翻译过程中,必须摆脱源语框架的干扰,在目标语框架下找寻和原文场景最佳关联的词和句式,联想目标语框架下类似人物的说话方式,模仿他们的说话口吻,将翻译放在创作的高度进行。目标语框架下用可能的修辞手法体现原文语言的生动性和美感,为读者传递生动的场景。为了娱乐通俗小说的读者,译者需要摆脱英文长句框架的影响,简化句式,缩短句子长度,增强语言的简洁性。  相似文献   
82.
弗雷格开创了逻辑语言分析方向 ,他成功地把数学语言转换成逻辑形式语言 ,建立起语言逻辑的框架。在语形学上他最先构建了命题和谓词演算系统 ;在语义学上建立指号和指号语义系统 ;在词用学上他提出语言表达式满足语法语义同构化原则 ,语言指称 (语用 )与语境和语言使用者对语言表达式的影响有联系。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亲"的语用分析并结合语义学,探讨"亲"的传统用法与在网络语言中的新用法有很大不同,并阐明在不同语用环境中,"亲"的语用效果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84.
"宁古塔"作为清代重要满语地名,其词源含义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阐释,通过满语构词法、清代文献满语地名词源结构的类比研究和满语语义学、满语地名发生学研究,"宁古塔"应是"宁衮塔坦"原始词源的省简,翻译为"六窝铺".  相似文献   
85.
当代形式逻辑除了作为体系主干的语义学之外,尚有作为旨在用来透彻无误而又完备无缺地进行语义研究的人工符号语言工具的语构学,以及沟通逻辑理论和应用实际的语用学。语义的研究就是关于为人工符号语言所指谓的客观世界的以充分条件关系为核心的逻辑结构或逻辑规律的研究。语构的研究,就是关于人工符号语言自身的排列结构和变形规则的研究。语用的研究,亦即关于以语义为中介的互相同义的人工符号语言和自然语言的互相转换、互相翻译的研究。当代形式逻辑界坚定而彻底地坚持辨证唯物论的逻辑客体说理论,对当代形式逻辑界说为:采用可按指谓同一的准则与自然语言互相翻译的(语用学)人工语言的机械排列和变形的方式(语构学)研究以充分条件关系为核心的客观世界的逻辑结构和逻辑规律(语义学),从而向人类提供研究宇宙的从已有事件向新事件必然过渡的普遍适用的从已知获取新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86.
书讯     
《汉语移动域框架语义分析》(周领顺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一书,是以英语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为理论基础,以框架语义学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框架网络(FrameNet/FN)为重要参考,以框架语义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以汉语移动域为研究范围,以构建汉语框架网络语义知识库(ChineseFrameNet/CFN)、服务中文信息处理为目标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本书着力探索框架语义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完善框架语义理论,增强其普适价值。适合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语法学、认知语言学、英汉语言对  相似文献   
87.
二维语义学是当代哲学语义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它本质上属于内涵语义学的一个分支系统,在语义分析上二者有某些共同的原则和方法。然而在语义学的目标和语义分析的哲学抱负方面却存在深刻的差异。二维语义学家认为语句的真值随事实的变化而变化,也随语句意思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模式化这一真值对事实和意义的双重依赖,二维语义学把多种内涵类型指派到表达式上去。其最终的形式框架(也是所有的二维语义学所共有的)就是将现实世界和主要内涵的一维与反事实的世界和次要内涵的二维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88.
乔姆斯基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E-语言)和内在语言(I-语言).语义学作为研究语言和世界之间关系的理论,相应地,也应有E-语义学和I-语义字之分.E-语义学研究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I-语义学研究语言使用者(大脑)中的语言知识.语义和认知关系密切.语义结构和概念结构是一致的.隐喻是现实世界中一种无所不在的语言现象.隐喻涉及到特殊认知领域,并具有许多心理语言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89.
90.
语言学研究的认知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观将语言看作以大脑为物质载体的内部语言。它的心智哲学属性既不是硬派,也不是软派。认知观既研究内部语言的特征、结构、功能和能力操作之间的关系,也自觉用科学理论原则约束自己。认知观指导下的语符模式以认知层次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兼蓄系统功能语法、概念语义学、认知语法各模式的长处。它模拟的范围包括话用推理、语言表达形式以及两者间的认知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