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48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6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547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1034篇
社会学   171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在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中,民事和经济法律关系主要由民间规则进行调整。近代以来,对于这些民间规则的改造成为法律转型的重要任务。就土地制度和地政管理而言,创立新的法律部门、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规则、改革民间陋习是国家制定法逐步取代旧有民间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民事经济法律关系近代转型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2.
"家国叙事"是中国电影的民族叙事传统,承袭中国文化中"家国一体化"的理念,在不同时代中呈现出迥异的风貌。中国电影诞生初期,形成民族寓言下的"家国同构"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国叙事"发展为政治图景下"国显家隐"的范式。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浪潮中,家国题材电影形成历史反思与诗意的人性化"家显国隐"书写模式。在新世纪互联网语境以及资本市场的影响下,家国题材电影生发出新形式,并不断更新其美学风格与具象叙事手段,激发出当代电影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3.
随着时代的发展,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然而三线精神并未因为时间的打磨而有所淡化,三线精神的家国情怀反而变得更加深刻。本文对家国情怀视阈下的三线精神进行了探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三线精神研究更深入地展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65.
外层空间物体的登记国是指依《登记公约》进行登记的一个发射国。当存在多个发射国时,应当共同决定登记国。在无法达成一致时,应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登记国。如果外层空间物体所有权转移给其他发射国,可以进行变更登记;如果转移给非发射国,则不能由非发射国进行登记,但非发射国可以对外层空间物体行使管辖权或控制权。外层空间物体的登记对登记国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66.
新时期的诗歌创作曾一度将诗语的典雅奇异推向一种极致,随后开始了面向生活语言的俗化的回归,一直发展到当下的“口水诗”,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与此同时,以歌词、短信等为代表的社会生活俗语,却出现了全面诗化的现象。诗语俗化和俗语诗化的文化背景和动因,可以概括为诗的娱乐化和娱乐的诗化。一方面,俗语作为娱乐的一部分需要审美的诗意元素的参与;另一方面,诗歌为了迎合娱乐和市场的需要则选择了全面俗化,诗语的俗化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67.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河南省各地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反映出的问题,对有关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放小”的形式,“放小”中政府的作用,国有中小企业债务负担和冗员的解决,“放小”的改革成本等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以探索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8.
1999年中央政府实施"扩招"政策以后,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8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大学生599万;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安排629万人;日前,教育部确定了2010年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657万人,这与1998年高校108万的招生人数相比,足足增加了6倍。相应的,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69.
高志 《天府新论》2019,(3):134-142
“救救孩子”作为文学母题曾被反复书写。追溯莫言的创作谱系,该文学母题的书写具有共性和个性,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之为社会或者启蒙主题。莫言《酒国》是一个独异的文本,它是文化、市场和社会的合力的结果,这些细微的征兆可由文本的微观和宏观隐喻显现;莫言从社会问题切入,链接问题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层面,以审美现代性质疑经济现代化的病症,他从制度、引导者和批评的角度思考拯救孩子的可能性。莫言没有提出具体的拯救路径,但不能简单地将《酒国》贴上隐喻批判的标签,他从人物设置、情节处理和叙述者声音视角等方面探索问题的解决;莫言在时代限制和书写的阈限中试图勾勒现代“救救孩子”的文学路线,从叙述多重声音、戏仿经典“拯救”模式、文体互文等角度突破“救救孩子”的原有模式进行解构书写,尝试突破书写困境,凸显拯救书写的纵深性和复杂性,简单用“晦涩”和搁置评价的态度视之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70.
少数民族习惯法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民情基础,是一种经过数千年的传承、积淀和整合了的制度形态。在当前推进依法治国和实现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有必要对少数民族习惯法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承载历史传统的本土法律资源,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以少数习惯法为基础,推动国家法与其的良性互动,使国家制定法符合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法制的本土化,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