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70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在17世纪中后期,由于战争、宫廷开支等巨大耗费,英国政府遂将国债制度作为其缓解危机的主要手段,而国债在等资方式上的便利,重商主义政策造就的英国人民较强的出贷能力与倾向,以及英国政府在政策制定中对荷兰金融管理经验的大胆借鉴,都为英国国债制度的良性运作创造了条件。在此期间,英国财政署与国有化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国债发行数额、国债利率以及国债发行相关保障体系的创制与日趋完善,使得国债制度日臻成熟。国债制度满足了英国政府的财政需求,促进了英国国内的政治稳定和对外扩张,为英国登上欧洲霸主地位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12.
一、引言 自1998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定位是,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投资支出,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增发国债规模1998年为1000亿元,1999年为1100亿元,2000年为1500亿元,2001年为1500亿元,到2001年底累计增发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从近几年的实践成果来看,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投资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尚不容乐观,政府在宏观经  相似文献   
413.
探讨国债与财政赤字的关系 ,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 ,针对检验结果提出保持我国适度国债与财政赤字规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14.
肖丁 《老年世界》2006,(1):27-27
如果你现在有20万元的现金类资产,实现翻番达到40万需要多少年?理财的72法则,也就是说本金翻一番所需时间(年)=72÷年收益(不计百分号)。  相似文献   
415.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是英国国债从无序走向有序,进而完成制度化的重要时期。英国国债制度化蕴涵着三层含义:英国财政机构的健全与国有化英格兰银行的组建成为英国国债制度化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内容;在法律上,英国政府对国债的利率加以引导、限制,使国债的运作呈良性之势;税收国有化的实现以及偿债基金的建立使确保国债顺利进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备。英国国债制度化的实现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416.
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矿井进行安全分析 ,计算出矿井的事故发生概率、安全风险率 ,即安全指标值FAFR ,并根据这一数值对各矿的安全情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17.
近年来,我国政府较为成功地运用了国债政策,实现了预期目标,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笔者认为:选择适当时机,确定合理规模,完善国债市场,并用好、用足国债政策。  相似文献   
418.
经过多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前经济已开始出现回升的转机,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但由此给财政带来的却是日见庞大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财政风险渐增,这就有必要对当前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作一个全面的分析,以获得可靠的判断。文章从一般性的衡量指标入手,加以合理的修正,对目前的财政形势作出个人的判断,并据此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419.
位山灌区是最大的引黄灌区,始建于1958年,设计灌溉面积达到540万亩,居全国六个特大型灌区的第五位。  相似文献   
420.
国债品种结构和国债持有人结构是影响国债市场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中,国债的持有人结构制约着国债流通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我国国债持有人结构单一而且过于集中,商业银行较大比例持有国债,不仅影响国债持有人结构的平衡,且对其自身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培育机构投资者和发展外国持有人,是国债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