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8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71.
刘媛 《经营管理者》2013,(26):23-23
当前,我国正值金融改革深化阶段,宏观经济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国债市场环境比较成熟,监管机构和机制完善,制度比较健全,为恢复国债期货市场创造了条件。本文对我国过去国债期货交易中出现问题的进行反思,对重启后的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2.
采用基于状态空间方程的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81—2011年间的国债发行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弹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国债发行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对于城镇居民而言,长期来看国债发行对其有正向的引致效应;但从短期看,国债发行量的迅速增加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了一定的负向替代效应。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表明,我国国债发行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不大且出现阶段性减小的趋势。接下来的基于可变系数的面板数据模型检验解释了其中原因,即我国国债发行仅对城镇居民中收入最高群体的消费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引致效应,而对大多数群体的消费影响很小。因此,为了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以扩大内需,应该改变原有的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国债发行方式,尽量避免国债发行规模的剧烈变化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3.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国债替代央行票据支撑公开市场操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也必将取而代之,但作者认为短期内并不可行。在此背景下,为解决当前外汇储备过多、社会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本文建议财政部创新中短期特别国债,作为支撑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种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4.
杨博 《山西老年》2009,(7):63-63
三天的访华之行,从启程到踏上归途,美国财长盖特纳的一言一行成为媒体眼中的"焦点"。"美国国债安全"、"白宫巨额财政赤字"、"人民币汇率"……人们此前对盖特纳可能带来的议题的猜测铺天盖地。而今,盖特纳打道回府,他带走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5.
关于国债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中,李嘉图等价定理处于核心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那么通过发行国债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是无效的;反之将是有效的。通过综合运用间接和直接检验对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实证分析可以验证:国债政策的运用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此外,通过对影响日本私人消费的相关因素(家庭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和国债)运用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估计,从而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消费弹性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6.
投资剪讯     
穆迪将17家德国银行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日前宣布,受德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降影响,将17家德国银行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由于近日德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和银行评级展望接连被下调,德国国债收益率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177.
利用实证分析发现交易所国债市场对公共信息的反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共信息的到来导致价格瞬间波动达到最大和交易量上升;第二阶段,价格波幅逐渐回落,交易量不断攀升,30min后成交金额达到顶峰;第三阶段,此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价格继续调整,交易量回落但仍然高于正常水平。本文对此反映模式的解释为:信息的瞬间到来,投资者对公共信息冲击程度持不同观点,一些投资者持观望态度,因此债券价格波动较大,而交易量微升;在信息反应的基本方向确定之后,进行交易的风险也下降了很多,这时候交易量逐渐增大;最后,市场对信息达到一致理解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产生了温和调整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78.
黄彪  黄晟 《经营管理者》2009,(15):43-43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并于2006年12月1日起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开始大面积试运行。SHI-BOR是一套新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指标体系。以拆借利率为基础,根据多家大银行每日对各期限资金拆借品种的报价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公布各个期限的平均拆借利率即为SHIBOR利率,在形成机制上,更接近国际货币市场普遍被作为基准利率的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SHIBOR的诞生就被认为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重要的一步,SHIBOR也被认为最有可能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基础利率。经过几年的发展,根据笔者收集的数据和情况来看,SHIBOR的发展有喜有忧,但要担负起作为中  相似文献   
179.
本文构建了具有平方根扩散特征的三因子仿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给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法的模型参数估计过程,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对我国国债进行定价预测,并与Longstaff-Schwartz模型、Vasicek模型、Cox-Inger-soll-Ross模型的定价效果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多因子模型要优于单因子模型,双因子模型要略优于三因子模型,从而为我国国债合理定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0.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把加大城镇住宅建设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1998年上半年,国家分两批下达了经济适用房投资计划,建设总规模为1069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897.5亿元,安排银行指导性信贷计划330.7亿元。同年8月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