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8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开市场业务与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政策一起,被誉为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三大法宝"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用于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般性货币政策,现已成为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存款准备金工具作用比较剧烈,不宜经常采用;再贴现工具比较被动,只有商业银行要求贴现时才可发生作用;相比之下只有公开市场业务不但具有灵活有效、可操作性强、政策时滞短等优点,而且被认为是最普遍、最灵敏、最直接的货币政策工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实际操作都显示出极优的政策效果,尤其在美国它已是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根据.从我国实际来看,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规定,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策债券及外汇.这标志着公开市场业务已在法律上被确认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一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82.
释放国债风险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杰长 《河北学刊》2001,21(6):42-4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重新启动公债的发行。特别是 1 994年以来 ,政府债务收入迅速增长 ,成为政府可支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债作为政府调控市场、应对经济周期的重要手段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判断我国的政府债务收入 ,确定适度的国债规模和发债空间 ,释放国债风险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从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只能是阶段性、暂时性的,随着一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应适时适度做出相应调整,才能更加科学地调控宏观经济布局和结构,使其沿着健康、稳定的发展运行轨道前进。伴随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实行,经济增长加速效应突出,国民经济领域产生了许多结构性的问题和矛盾,这迫使我国财政政策的选择有必要由扩张性向中性转移。把握积极财政政策向中性的财政政策逐步过渡的“火候”,就要充分适应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在调控目标、调控方式、调控手段和方法组合上进行适时调整,采用更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宏观调控财政手段。  相似文献   
84.
根据中美两国官方数据,估算2000年以来的十余年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其分别不计复利和计年复利的名义利息收入;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和汇率因素后的实际利息收入;与投资于股票、黄金等相比较,投资回报率的大小等。并相应思考了两个问题:如何看待中美经济关系的相互重要性、如何完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体制和方式?  相似文献   
85.
国债投资基金是一种以国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共同基金。我国国债市场现状需要引入国债投资基金 ,本文分析了发展国债基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6.
本文论述了国际上三个主要学派--李嘉图等价、新古典、凯恩斯学派关于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观点,而后对各学派的主要假设、宏观经济效应(主要从投资、消费、国际收支角度)加以比较。最后,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基本假设和相应观点,并对如何积极发挥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7.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具有分散风险和提高金融机构效率的功能;但当市场监管不力时,其分散风险的功能也可能转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扩大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使其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论述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实际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8.
我国国债市场化改革与市场基准利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速度的加快,市场基准利率的确定成为一个令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债利率充当基准利率的客观机理分析了国债市场利率成为利率市场化中最佳基准利率的必然性,指出目前我国国债利率具备了成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基本条件,但国债利率要真正成为基准利率,还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夯实基础条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具体措施:完善国债一级市场;逐步推出国债创新产品,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大国债发行计划性和透明性;扩大一级交易商参与主体等,以实现国债利率的基准化和市场化,加速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9.
通过发行国债来为政府筹集建设资金和弥补财政赤字是当今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做法。我国于1981年开始重新起用国债,国债的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但近年来国债规模的急剧扩张相伴随的潜在财政风险问题今人担忧。本文从国债规模的主要衡量指标以及我国国债规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适度控制我国国债规模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必然选择,并提出适度拨制我国国债规模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0.
针对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形势 ,从内需的重要性及内需不振的主要原因出发 ,分析了主要宏观调控政策的可行性 ,并认为大强度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当前筹措社会保障基金 ,提高居民心理预期 ,刺激消费需求以带动投资需求进而启动经济的最佳手段 ,并对由此可能引发的国债问题进行了探讨 ,通过分析得出了大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对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