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6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87篇
管理学   627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211篇
人才学   112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3278篇
理论方法论   516篇
综合类   6545篇
社会学   454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679篇
  2013年   568篇
  2012年   725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745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718篇
  2006年   650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宋代士大夫坚持"示人主以轨范"的《尚书》观,推崇《尚书》的皇帝教育意义,并针对时弊援引、阐释《尚书》,提出皇帝治国理政必须秉持的原则和应当采取的措施,以经典和圣人的名义规范时君的行为.有些皇帝也认同"轨范"之说,或自觉而勤勉地听讲、阅读《尚书》,或借助《尚书》昭示效法圣王的决心.此外,《尚书》在宋代还被视作为臣的楷模.皇帝通过御赐、引释《尚书》等方式勉励大臣效法上古贤臣,积极劝谏、辅佐君主.皇帝和士大夫不断回溯《尚书》中唐虞三代的政治场景,由文本给予的共同回忆努力构建共同的价值,增进彼此认同,并支撑自身的合法性,共享经典文本的权威.  相似文献   
122.
清人对《释名》的整理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对《释名》进行整理与研究的主要有毕沅、顾广圻、王先谦等人,他们的研究成果现已主要集中体现在《释名疏证补》一书中。他们校勘文字,考证名物,阐明体例,辨明音读,为此书的整理与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寻其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研究整理的过程中,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也在不断地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23.
公正观平等观是社会党人的一种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其内涵主要指一切人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其外延主要指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地位平等。民主社会主义的公正观平等观虽有一些积极合理因素,但在总体上是反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其理论基础是抽象人性论。  相似文献   
124.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双重文化性格”的毛泽东实践观是拥有双重历史地位的伟大实践思想:一方面,它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这种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实践思想融入了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精神智慧,并被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它又使中国传统知行观在接受作为西方实践观发展高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思想精髓的过程中,实现了由传统实践观向现代实践观的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125.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一切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重要标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重要思想也正是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的中心内容。把握科学的实践观不仅是在纷繁复杂的哲学纷争中区分新旧哲学观的关键所在,亦是今天解决现实问题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26.
布鲁纳强调“教育心理的课不在于应用,而在于(人的)形成”。他力求要改变历来教育心理学家把教育心理学看成是普通心理学,在教学中对某些现象产生的应用,也不停留在对教学现象的单纯解释。布鲁纳的教学理论观主要有四点,即人的认知发展理论观,教材改革结构理论观,发现学习理论观和内部动机理论观。  相似文献   
127.
历史学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但不必照搬科学的结论。历史学可以参照科学的理论,但却不必拘泥科学的观点。历史学可以具有科学性,但却不能作为科学而存在。科学毕竟是科学,而史学则终究是史学。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还存在有第三条途径和第三种关系。而历史学则不应不加思索地随便放弃对这第三条途径的追求和对这第三种关系的确认。一旦摆明历史学与科学之间的这种第三种关系,历史学的迷信也就不攻自破,无所根据了。  相似文献   
128.
姜燕 《科学咨询》2003,(10):30-30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正确而清醒地把握幼教的实践方向和教育目标.幼儿教师也应以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地建构自己的教育观念.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当前主要树立哪些教育理念呢?根据我的教育实践,主要应构建多种教育观:  相似文献   
129.
社群主义的公民观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群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西方国家的一种主流政治哲学思潮.社群主义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在一定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的影响下产生的.作为一种公民教育思潮,社群主义倡导培养一种追求公共善、道德优先和社群优先的极具责任感的公民.为了培养这种公民,社群主义认为:在教育价值观方面,提倡公共善的优先性;在教育目标方面,培养有美德的积极公民;在教育内容方面,注重社群历史文化的教育意义;在教育途径方面,构建国家、社群、学校与教师“四位一体”的培育体系;在教育方法方面,强调公民的实践参与.  相似文献   
130.
天下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五服和九州两种思想皆是天下观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视野。相比之下,五服思想是对夷夏分布格局的理想化追求,欲在天下范围内建立严格明晰的夷夏秩序,隔绝夷夏,以保证华夏文化的血统的纯正性;九州思想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建构天下观理论,托于古义,通过行政区域的设定来实现对天下的区分管理。这两种思想代表了解读和构建天下的两种视野,其产生与发展,促进了天下观理论体系的完善成熟,并且在天下理论体系中以不同的形式长久地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