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9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89篇
管理学   630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219篇
人才学   128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3313篇
理论方法论   536篇
综合类   6604篇
社会学   461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679篇
  2013年   568篇
  2012年   725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877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52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540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文化转型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20世纪初期,梁启超引进西方文化观念,首倡近代多种文体的革新,提出了著名的"群治社会构想",反映在文学思想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聚合现代民族精神,展示历史进化趋势,"言文一致"语体风格和构建市民文化空间。梁启超"群治"文学观的提出及其有益实践对启蒙国人思想、推进中国文学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2.
来自中国的儒家思想在经过改造、吸收和同化之后,对东亚地区各国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气,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了成为了东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因素。本文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代表来分析儒家思想在东亚的传播与发展,及对东亚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3.
张秀华 《北方论丛》2015,(4):113-118
在贸易和资本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相隔一个半世纪的莱布尼茨与马克思都热切地关注过中国,由于中国和欧洲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致使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评价有巨大差别:身处启蒙早期的莱布尼茨几乎把中国当成审美对象,拥有积极和肯定的中国观,指认文化中国的存在及其在哲学与政治、道德实践上可学习和效法的成就;时逢两次鸦片战争的马克思,在总体性思维下看到的则是封闭保守、积贫积弱、生产方式落后并被殖民者蹂躏的天朝帝国———既是道义上值得同情的对象,按照历史逻辑又是必然被瓦解并借助革命运动终将迎来曙光的国度,因而他克服了启蒙后期否定的中国观而走向辩证的中国观。然而,二者对中国的观照又有一致性:都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秉持人类主义的普遍立场,把中国看成世界的一部分,力图使中国世界化,构建各自进步主义的发展模式;都各为所用地把希望目光投向中国,探寻摆脱生存危机的文明之路,以期开显或拯救现代性。  相似文献   
164.
全球治理的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当代国际关系的主题,全球治理无论是其取得的成就还是暴露出的问题,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当前全球治理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急需对全球治理进行反思,即全球治理既要坚持全球主义的基点,又要充分认识国家的主导作用,克服参与与责任赤字,体现公正与法治。在全球治理的未来发展上,应倡导深度全球治理、有效全球治理、理性与和谐的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65.
何蓉 《社会》2017,37(5):1-23
本文以19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为背景,以韦伯对"农业-政治"问题的讨论为核心,提出了国家的边疆、边界等问题,讨论人口、物资、资本等流动下的国家经济建设与政治结构。文中涉及的实质性问题包括:全球化、工业化背景之下的农村发展问题,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思路,以及国家边界的多重(政治、经济与文化)含义。本文认为,在法律、政治、经济等角度的国家观之外,可以建立一种社会取向的、以国民为核心的"国民-国家"观,即包容多元,建立共识,赋予国民以平等的基本权利,并建立国民共享权责和符合国民基本特质的政体制度。  相似文献   
166.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科纵横》2017,(12):9-1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新闻传播环境出现了深刻变革,结合时代特点,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发挥新闻媒体坚守舆论阵地和引领意识形态的作用,建立健全大数据时代我国新闻传播体系,提高新闻事业发展的科学化进程,充分发扬新闻事业民主建设,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中国新闻传播环境分析,重点探讨我国现阶段推进马克思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7.
课堂管理这一词在众多辞典中仍无非常确切的定义,体现出课堂管理这个融教育和管理为一体的研究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而近年来,课堂管理越发热络起来,这与新课标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学生观是分不开的.依此,课堂管理研究被重视起来,课堂管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这里,我们就来谈一谈课堂管理与新课标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8.
在明清拟话本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节妇形象,根据其自身体现出的贞节观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传统型节妇形象和变通型节妇形象两种.其中传统型节妇形象按照守贞方式之不同,又可分为贫病相守、妾甘守夫、夫死而守、夫离而守、抗暴守节等几种类型.这些节妇形象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形象类型,为中国古代文学女性人物画廊增添了沉重而醒目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9.
名人名言     
《老年人》2012,(6):21
◎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文学家鲁迅的生存观◎人总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  相似文献   
170.
刘付勇  刘兴一 《职业》2012,(14):115
中职学生经历了中考的第一次筛选而落榜。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知识没有兴趣。缺乏自信,迷恋手机和网络,上课时精力不集中。看小说、睡觉、玩手机,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如何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