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6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87篇
管理学   627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211篇
人才学   112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3278篇
理论方法论   516篇
综合类   6545篇
社会学   454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679篇
  2013年   568篇
  2012年   725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745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718篇
  2006年   650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通过对《说文解字》糸部颜色字的字型分析 ,探讨其反映的文化内涵 ,并进一步揭示古人颜色观所具有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2.
邓小平根据世界局势的新变化 ,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当代世界主题的转换 ,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时代观。它不仅是我们准确观察国际政治格局和世界形势的前提和基础 ,而且是我们调整外交战略、制定正确外交路线的客观依据 ,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3.
马克思通过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 ,寻找到了启开法律奥秘之门的钥匙 ,创造性地形成了经济基础决定法律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回溯马克思当年探求真理的艰辛历程 ,剖析这位探索者的探索道路 ,对于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精要 ,并指导我们今天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
哈耶克所《法律、立法与自由》(三卷本),一是从宏观方面,阐述了自由主义理论的认知前提和分析工具;二是从具体方面,也即其法律观,论述了独具特色的大社会与私法的观念。这两部分内容是有内在联系的。  相似文献   
75.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整个经济领导和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现代的领导者决不能因袭小生产方式的陈旧观念和方法,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把管理工作转到现代科学的轨道上来。为此,必须实现管理观念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76.
后现代知识观与成人教育观念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学习”观念的确立体现了成人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后现代知识观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内部动力,并将对成人教育实践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王树林 《唐都学刊》2004,20(6):144-148
中共"七大"前后,毛泽东的美国观经历了赞扬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到深信美国"实在是一个敌对性的帝国主义"的戏剧性的推演;美苏关系是毛泽东的美国观推演的国际背景,而美国对华政策则是毛泽东观感、认知和评价美国的基本尺度;毛泽东的美国观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又兼备革命现实主义的特征,它显现了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情结与现代化追求之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78.
本文比较系统地评述了胡适关于文明内涵的界定和中西近代民族文化意识的比较,进一步阐述胡适建立在比较、反省基础上的再造中国现代文明的思想,指出这是一种开放的、主动汇入世界现代文明潮流的有效途径。因此,胡适文明观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仍不失其意义。  相似文献   
79.
韩和平 《决策探索》2003,(12):40-41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充满信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对我们整个党员干部队伍充满信心.但是,也确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地位,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产生出各种权力"错位"现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党的形象和威信.  相似文献   
80.
生态价值观的确立及建设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乔 《决策》2003,(12):46-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