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9):36-36
《列了·说符》中记载了一则关于赵简子放生的寓言故事:赵简子是春秋后期晋国的正卿,他很喜欢让老百姓为他捕捉大量鸠鸟,然后供他用来放生。当时晋国国都的百姓每逢农历元旦都会捕捉鸠鸟,然后献给赵简子用来放生。每次百姓进献鸠鸟的时候,赵简子总是非常欢喜地厚赏他们。这样一来,每逢元旦,许多专门远道而来向赵简子进献鸠鸟的百姓们都络绎不绝地涌入他的府邸。在他的奖励之下,捕捉鸠鸟的现象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了。 相似文献
12.
政治因素是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1928年北京"国都"身份被剥离带动大量政治资源转移,城市衰落的趋势愈加明显。面对此种变局,北平官方与民间都在谋划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路径,提出了多种"繁荣北平"方案,具体内容虽然有所差异,但基本定位与目标一致,即建设工业区、文化区与游览区。不过,延续数百年的城市运行模式惯性强大,不易转型。加之华北区域政治环境异常复杂,地方行政机构变动频繁,并且外敌环伺,日军不断扩大侵华范围,民族危机日益逼近,北平重振之路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13.
沃尔特·克朗凯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前任新闻播音员,被誉为“美国最受信任的人”。2009年7月17日去世,享年92岁。 相似文献
14.
李永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1):53-62
1937年11月国府迁渝后,重庆出现的阶层易位、身价涨跌现象,可谓史无前例,其生成语境与书写意图皆有其特殊性。在战时国都,士、农、工、商的阶层排序被逆转,各阶层的经济地位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相对态势。大后方作家对阶层易位现象的书写,重点关注的是身份地位建构中的经济因素,身份地位与知识、权力、道德脱钩后,异化为以金钱来计算和量化的一种符号,公务员与知识分子的身价迅速跌落。身价的变迁不仅涉及生存资源和社会声望的分配,也重构了家庭内部的秩序。在战时国都的文学想象中,商人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话语装置,是作为想象重庆和国家的一条路径。身份地位的涨跌故事包含了对战时生存、阶层异动、抗战观念和国家政治的多维审视,并表达了建构无差别的抗战身份的意愿。 相似文献
15.
姚勤镇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2):29-29
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巡游至统万城以北契吴山,深感从今甘肃庆阳环水以北至黄河以南,只有这块地方“临光泽而带清流”,水草丰美,景色宜人。于是亲自选址,下令兴建京都,定名统万。如今统万城遗址大都被沙漠淹没,遗址南边是沙丘连绵;东北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海,唯有西南、西北角楼的墩台和城垣依然在风霜中挺立。看到这种沙漠景观,若无遗址展现在眼前,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曾是大夏的国都。那么沙漠是原来就有还是以后逐渐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6.
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最新的考古资料,对山西境内战国及秦汉之际诸侯国都、割据政权都城、陪都和少数民族都城进行辨证和讨论,初步确定历史时期上述类型古都的数量及年代,不仅能够从整体上了解历史时期各类政权在山西境内立都的基本情况,也为以后分析山西古都时空分布的特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近代北京的空间变迁与当时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从帝都到国都再到故都,在城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北京政治地位、城市身份的变化与文化传统影响了城市空间变迁的路径。帝都空间结构的解构,国都的空间开放、公共空间的开辟、消费和娱乐空间的转型,故都的文化游览中心建设,都受北京特定政治环境与文化传统影响。北京保守的政治观念与地域文化传统抑制了其现代化改造,使近代北京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相交叠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