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8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553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851.
在鲁迅与尼采这一研究框架内,本篇做了两点尝试,一个是研究视点的调整,把由后面看的"鲁迅",调整为从前面看的"周树人",由前向后看"尼采"在从"周树人"到"鲁迅"过程中的伴同轨迹及其影响;另外一点是确认清国留学生周树人面对的到底是怎样一个"尼采"。就方法论而言,本篇片导入了"周边"这一概念,在把"尼采"作为留学生周树人周边要素考察的同时,也探讨"尼采"的周边及其它们带给周树人的综合影响。而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包括本篇在内,目的在于通过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来较为清晰、翔实地描绘出留学时期的周树人是怎样借助周边的"尼采"及其相关资源完成关于"人"的自我塑造。基本观点是,所谓"立人"即从周树人的自立开始,这是后来的那个"鲁迅"的起点。  相似文献   
852.
祭祀诗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见于《周颂》。《诗经》中祭祀诗数量之多,说明了祭祀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祭祀诗的祭祀对象,可以清楚地看到周人的宗教观念,即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和以德配天的天命观。  相似文献   
853.
陆林 《文史哲》2013,(1):109-124,167
1930年代前期,因着个人好恶的制约和政治、文学论战的需要,鲁迅、周作人先后发表多篇谈论金圣叹的文章。作家与学者的身份缠夹,对待基本史料的实用态度,造成了各取所需的文献取舍和有意无意的细节改篡。鲁迅以杂文笔法来解构周作人的文学史建构,周作人则试图用文学思路消解鲁迅提出的现实问题。相异的人生取向、文化趣尚和文学提倡,左右了两人对金圣叹的臧否毁誉;史料征引上的缺陷,限制了各自论说的学术史价值。以史实为准绳衡估周氏兄弟评价金圣叹的是是非非,为研究明末清初文学与现代文学之关系提供了一个特殊视角。  相似文献   
854.
芳贺矢一是近代日本“国文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其代表作之一《国民性十论》,是在日本近代以来漫长丰富的国民性讨论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本书,于明治四十年由当时的日本出版业重镇——东京富山房出版发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国民性十论》立足于国民教育立场,面向普通日本人讲述本国国民性之来龙去脉,是从文化史的观点出发,以丰富的文献为根据而展开的综合国民性论.具有明显的从积极的肯定的方面对日本国民性加以“塑造性”叙述的倾向,就内容涉及面之广和文献引用数量之多而言,堪称前所未有的国民性论和一次关于日本人自我塑造的成功尝试.《国民性十论》是周作人关于日本文学史、文化史、民俗史乃至国民性的重要入门书之一,他对日本文学研究、论述和翻译多有该书留下的指南痕迹.鲁迅对《国民性十论》的参考,主要体现在由芳贺矢一对日本国民性的阐释而关注中国国民性,尤其对中国历史上“吃人”事实的注意,促成了《狂人日记》“吃人”主题意象的生成.研究此书与周氏兄弟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解读周氏兄弟的知识结构及《狂人日记》的生成机制,亦有助于将近现代文学的研究视野从狭隘的“一国史观”拓展到整个近代跨国界的处在不断流动、转换、生成状态的广阔的“知层”.  相似文献   
855.
191 8年北大征集歌谣运动是在五·四“文学革命”背景下展开的 ,以它为肇始 ,开启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运动的进程。一批天才的文化先驱们在世界范围内激荡的文学思潮的启迪下 ,不约而同地倡导眼睛向下 ,开掘民间文学和文化 ,来构建民族新文学的现代品格。在这一运动中 ,胡适、周作人、刘半农是三个引人注目而且成绩卓著的人物 ,同为民间文学的倡导者、研究者、开拓者 ,他们却以不同的观照眼光 ,以自己整体的文学观为参照 ,来发现民间歌谣 ,并且把它们纳入到他们对新文学的想象之中 ,所以他们的内在思想理路是不同的 ,有各自不同的旨趣和关注点 ,折射出“参差”的斑驳的差异性。透视这种差异性 ,有助于我们全面、立体地审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浮出历史地表”的思想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856.
千里 《女性天地》2005,(10):30-31
深圳IT行业赫赫有名的千万富豪,事业和家庭都令人羡慕,他却一夜之间死于非命。绑票的竟是被他百般欺凌的贫弱前妻……  相似文献   
857.
一 夏目漱石在日本享有盛名,2000年下半年,朝日新闻社协同日本文学团体共同举办了日本"千年(1000-2000)文学者"民意评选.从20 569张由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填写的选票中,筛选出日本千年文学家50人.其中,夏目漱石选票3 516张,高居榜首.  相似文献   
858.
南阳盆地的神话说到底是一则关于爱的叙述,当"爱"变成宗教,就产生悲剧,南阳盆地的文学世界里始终氤氲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悲剧气氛.迥然不同于传统史诗型叙述,周大新的非历史叙述在<第二十幕>里臻于成熟.  相似文献   
859.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能够独树一帜、自成风格的散文大家。以周作人二十年代小品散文为本 ,研析其学者式的知识园地、“逸趣”盎然的艺术品格、舒缓自在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探讨周作人二十年代的小品散文的独特的精神内核及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860.
周作人对旧戏的态度经历了三个时期 :大力批判期、提倡改良期、竭力弘扬期。其中贯串着民众立场这条线 ,本文分别对以此为线的这三个时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