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5篇 |
免费 | 58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8篇 |
劳动科学 | 8篇 |
民族学 | 54篇 |
人才学 | 26篇 |
人口学 | 30篇 |
丛书文集 | 443篇 |
理论方法论 | 46篇 |
综合类 | 1007篇 |
社会学 | 195篇 |
统计学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43篇 |
2013年 | 121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43篇 |
2010年 | 126篇 |
2009年 | 145篇 |
2008年 | 149篇 |
2007年 | 143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122.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17)
本文拟从1949年解放以来对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的讨论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一是文献学与考古研究,即研究资料、研究方法、研究方向等若干特点和成因;二是从图像学、风格理论以及形式分析;三是美学研究方法的引进与应用来探讨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之略见以此来表达其看法。 相似文献
123.
124.
阎怀兰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1-68
在21世纪的数字网络媒介语境中,用图像符号进行叙事表达渐成主导。文学文本中的图像符号的功能也在扩大,有的图像符号在文学文本中主要起装饰美化和引发读者兴趣的作用,有的图像符号的叙事功能已经无法被语言文字取代。图像符号作为文学的辅助性符号,与语言符号一同在文学文本中组织叙事,这不但影响了文学文本的形态和审美,对文学的形态、形象和意蕴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5.
双通道图像/数据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基于电视逆程数据插入技术的双通道图像/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及关键技术。该系统以电视信号为媒介,无需增加新的信道设备即可将模拟电视通道拓展为模拟/数字兼容通道,可提供传输速率达86.4kb/s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性能可靠、传输速率快、纠错能力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6.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是促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MATLAB程序应用于模拟物理图像、模拟物理声音,动态模拟物理过程,本文着重讲述MATLAB程序在模拟物理图像、模拟物理声音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7.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后,依然有未解的千年之谜。经对左江花山岩画中铜鼓的族属、类型、传承发展、文化功能等进行多角度考证,确认左江花山岩画所绘铜鼓为骆越人所有,其类型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和东山型早期铜鼓;岩画中的铜鼓不仅是部族首领权力的象征,还是通天礼神、汇聚人心、指挥军阵、人神共娱的重要礼器、响器及乐器;东汉马援缴骆越铜鼓后,左江流域骆越后裔仍有用鼓、尚鼓的习俗,这是对左江花山岩画铜鼓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与此同时,骆越人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亦为铜鼓在这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8.
“图像介入文学”与“混剪”的发生,是时间轴上物质、技术变量消长所带来的直接艺术后果。“混剪”的出现表明人们已经开始比较普遍地运用图像来实现抒情和叙事。“混剪”一方面高度强调对图像的运用,以图像为基本叙事单元;另一方面高度依赖文学文本,全面依靠文学作品所提供的人物、情节、环境来进行自身架构。图像阐释赋予了文学作品前所未有的确定性,这一进程从影视工业产生即已开始,而“混剪”则在打破影视工业所赋予的确定性的前提下,又给予了文学作品新的和更显破碎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9.
目前中国社会学学科的理论发展正处于第一阶段即将结束,第二阶段即将开始的时期.中国社会学学科在对具体社会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进一步在理论上发展的有利条件.社会学再也不能满足于描述和材料的收集,开始走向以社会学问题意识和理论讨论来促进其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0.
邵灵侠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5):85-90
鸦片战争前后正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即从闭关锁国到被洋枪洋炮打开国门,被迫对外开放.其间,各种文化和思想交流异常活跃,出现了新旧思想和观念的猛烈碰撞,并由此引发了"质”的变化.在德国人眼里,中国的"图像”已从鸦片战争前的文明古国演变为战后积贫积弱、怪诞不经的蒙昧落后的形象.因此,他们认为,必须把欧洲的文明和进步强加到中国人的身上;相反,中国的有识之士也开始"睁眼看世界”,虚心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文明成果,主动打破两千年来传统的禁锢和枷锁,开始直面神秘的西方世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