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6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康德在《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论述了人性中原初的善、人性中根本的恶、人的堕落、人的重新向善、道德寻求宗教等内容,尤其是康德"至善"的思想对牟宗三影响很大,牟宗三受到启发创作《圆善论》,重铸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尝试通过梳理康德思想内涵,逐步引出牟宗三的圆教与圆善思想,从而发现此二者之间思想精髓的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2.
本文运用泰勒展开详细推导了圆度误差评判的最小二乘圆表达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43.
圆虽然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几何形态,但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圆是道家思想的基础,团圆与圆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与追求之一。圆是宽以待人的度量,学会容忍,达到心胸宽广,才能够适应社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营造好环境。圆既是人思考问题基本的策略,也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体现。  相似文献   
44.
45.
游仙女湖     
傅俊 《老友》2015,(1):23
  相似文献   
46.
苏轼"人生如梦"观,形成于任徐州太守时期,定型于"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时期.苏轼的"人生如梦"既不仅是一般文人在政治坎坷时期的自我排遣,也不仅停留在陶渊明式关于生命短促的慨叹上,而是在大乘佛经尤其是<圆觉经>的影响之下,在参究佛家"如幻三昧"中的梦觉不二含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儒佛整合式的生命体验.这一生命体验渐老渐熟.这表现在他以如梦观整合、升华了他的人生思想,并始终保持一种亦儒亦佛,非儒非佛而又圆融统一,超然离执而又积极用世的态度去看待人生.  相似文献   
47.
根据区间灰数空间映射思想,引入白化权函数来表征区间灰数的分布信息。定义灰形和灰心分别来描述白化权函数与区间灰数围成的封闭几何图形及其几何重心;定义灰圆和灰径分别来表示以灰心为圆心且与灰形具有相同面积的标准圆及其半径。在此基础上,以灰心序列的横、纵坐标序列为对象,以灰径的离差为权重,依照邓氏关联度原理构造了一个基于白化权函数的区间灰数关联度模型。并针对一种最为典型的白化权函数,具体导出了区间灰数关联度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一个供应商选择的实例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基于白化权函数的区间灰数关联度在资源勘探、机器故障诊断、产品品质评价及供应商选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为了解决已知弧长、弦长和弦端点放样圆弧问题,必须先求出圆半径。本文介绍根据弧长和弦长,用数值解法求解圆半径的原理、方法和过程,并用工程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9.
天隐圆至是元代著名的"诗禅三隐"之一,他不仅以遗民身份遁迹佛门,而且一生远权要,避名誉,以道味自尚,是"三隐"中最当得起"隐"之名者。圆至所著《牧潜集》,元明凡经三刻,是元代诗僧重要的别集。圆至虽不乏儒者忧生嗟世之想,但在禅心的作用下,却少了一般文士的哀戚、悲鸣。他的诗歌多写行旅胜迹、山川景物和酬答赠别,较少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婉可味。  相似文献   
50.
陶望龄受王阳明心学影响,从尽心尽性的角度,提出"偏嗜必奇"说,大反程朱理学,一时振聋发聩,并奠定了他在晚明文论史上的独特地位。陶望龄此说从刘邵《人物志》"偏至之材"引出,由人物品评到文学理论,他首次揭示并盛赞了"偏"、"奇"的关系及价值,为晚明文论注入了新说。陶望龄既提倡偏奇,又强调圆美,这与他崇尚自然的审美标准有关,而他所谓"自然"又带有强烈的心学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